从《疯狂的石头》到《南方车站的聚会》原来我看过这么多黑色电影!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21
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韩剧《窥探》的结束让不少韩剧迷有些剧荒,虽然这期间《我是遗物整理师》播出后引来不少观众的目光,但因为这部剧太好哭,所以就算这部剧很优秀,也会有很多人避而本站
从《疯狂的石头》到《南方车站的聚会》原来我看过这么多黑色电影!本站
《唐人街》《双重赔偿》《M就是凶手》《惊魂记》《公民凯恩》《低俗小说》《银翼杀手》《追随》《老无所依》……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大佛普拉斯》《疯狂的石头》《白日焰火》《好奇害死猫》《南方车站的聚会》《心迷宫》《追凶者也》……
以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导演与电影,如果你曾经听过、看过,甚至心迷神往,那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黑色电影”爱好者了。
或许你会纳闷,这些电影的题材、故事、类型、拍摄手法、导演风格等等,都如此不同,为什么却可以被归为“黑色电影”?究竟什么叫黑色电影?
通俗的答案往往千篇一律:黑白片,黑色幽默,正义得不到伸张,蛇蝎美女的角色设置,人物有宿命般的悲剧,第一人称视角,多采用倒叙手法……
但影评人詹姆斯·纳雷摩尔在经典电影著作《黑色电影》中引述了尼采的一句话进行了绝妙回答:“只有那些没有历史的事物才是可以被定义的。”面对这种最没有定形却又极具生命力的电影风格,要搞清楚什么叫黑色电影,必须从其复杂历史中去把握。
而且,黑色电影不仅拥有迷人的历史,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今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中国近些年的一些口碑佳作便是明证,如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黄信尧的《大佛普拉斯》等。这些中国电影继承了怎样的黑色电影精神?中国黑色电影兴起的土壤与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同与不同?与中国经历的三十年巨变又有何关系?
在本期节目中,《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携手《黑色电影》译者、新锐导演徐展雄,做客Naive咖啡馆,和我们侃了侃黑色电影的前世今生。
《看电影》杂志主编、作家、影评人、媒体人,著有《并指如刀:阿郎看电影》,目前在看理想App主讲节目《21世纪伟大电影》。(新浪微博@看电影阿郎)
新锐导演、编剧,《黑色电影》译者,编导有电视剧《心理罪》,电影《灰烬重生》,导演作品《荞麦疯长》等。(新浪微博@徐展雄)
*播客将在“Naive咖啡馆”公众号更新,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同时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上线,在以上平台搜索“ Naive咖啡馆”也可以收听。
本期线.科幻片、西部片、偷盗片都可以成为黑色电影,黑色电影的边界在哪里?2.Film Noir,美国制造法国味儿!来自好莱坞的黑色电影为何有一个浪漫法国名儿?
徐展雄:黑色电影是非常难以定义和描述的一种电影。打个比方,就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来说,所谓的类型片的概念有相当明确的边界和定义。西部片,发生在美国西部,观众通常会看到牛仔,孤独的执法者,可能会有枪战,可能还会看到印第安人。一系列非常明确的人物、视觉风格、叙事类型,构成了边界非常明晰的类型片。这样的一种类型片又有相对固定的生产模式以及消费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在成熟的工业体系里出现的类型片体系。
但是黑色电影的边界非常捉摸不定。比如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当然是一部西部片,观众看到它就知道它是西部片,西部片的所有元素——荒漠、牛仔、坏人,所有的都像西部片。但与此同时,它显然是二十世纪之后最优秀的一部黑色电影。再比如诺兰的作品,他老喜欢拍偷盗片。偷盗片是非常小的类型,但是它的边际特别明晰,比如《十一罗汉》《八罗汉》,总是一帮人去偷某件东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斗智斗勇的故事。诺兰的《追随》也是一部偷盗片。《盗梦空间》其实是一部带科幻色彩的偷盗片。与此同时,诺兰的很多片子,从第一部《追随》到《盗梦空间》,带有大量黑色电影的元素在里面,诺兰的片子当然也是黑色电影。
每当定义什么是黑色电影的时候,总有可能找出一个反例。但是,肯定还有更多的其他例子可以佐证它长成那样还是黑色电影。科幻片的类型非常明确,大家都知道科幻片应该长什么样。最经典的黑色电影里有一部科幻片——《银翼杀手》,它显然是一部科幻片,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部最为经典的新黑色电影。
到底什么是黑色电影?它和其他的电影怎么区分的?它的迷人之处也恰恰在这一面,很难定义什么是黑色电影。
:我觉得,黑色电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定义。首先,黑色电影在之前肯定是一种电影类型,甚至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时候,它必须是黑白的,而且它对整体影像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夜景的布光,很少用垂直的或者横线,都是用斜线,包括雨水的运用。后来黑色电影慢慢变成一种风格,通常是集中在城市的罪恶,或者街头边缘人,糊涂侦探和蛇蝎美人的设定,表现道德腐化、城市堕落。虽然男主人公西装革履,但其实展现的是城市边缘的感觉。
走到今天,黑色电影更加是一种电影精神,它本质是一种觉醒,一种在社会环境的压抑之下个体的觉醒,它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和绝望。传统意义上的,比如《蝙蝠侠》《盗梦空间》,都有很强的黑色电影的气质,可是一开始黑色电影大部分是B级片,这种定义上的冲突已经发生很明确的改变,走到最后它就应该是一种黑色电影的精神。
徐展雄:黑色电影的名字很有趣,这个名字翻成中文之后未必能找到它的韵味,而黑色电影很多时候是一种韵味性、气质性的东西,它们决定一部电影到底是不是黑色电影。这个名字是一个法语名,叫做Film Noir,Noir对应英语里的black。为什么有一帮法国人命名好莱坞导演拍出来的片子呢?在四十年代末,几部当时还没有被命名的黑色电影来到法国,进行了一些展映活动。二战后法国文化非常发达,也很发达,比如当时有萨特,存在主义;也有布勒东,超现实主义。这帮知识分子在电影俱乐部里看了这些片子,包括《马耳他之鹰》《双重赔偿》《劳拉》《失去的周末》《爱人谋杀》。与此同时还引进了几部希区柯克的片子。影迷(这些影迷同时也是哲学家、知识分子)看了这些片子后,从中找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对于社会的判断,包括人性本身、他们所处社会的表达、文学与电影的定义……他们把“黑色电影”这四个字用在这几部电影上,统一地去概括这几部电影。
但是“黑色电影”这个词,其实更早的时候在法国已经出现了。最早是用以形容法国的一系列偏左派的、表现底层人物的电影,比如《北方旅馆》《逃犯贝贝》。与此同时法语系里也出现一系列的黑色小说。法国文化圈当时已经用“黑色”这个词去形容在法语世界里出现的一些文学以及艺术作品。他们只是用这个词来形容当时在法国放映的好莱坞影片,用以概括他们。然后这个词跨过大洋彼岸来到好莱坞,反哺了好莱坞,使之成为一种自觉性的艺术创作。
徐展雄:经典的黑色电影里,男主角往往是一个侦探类型的人,或者类侦探类型。他不一定是一个私家侦探,比如《双重赔偿》里面是一个保险推销员,但是他负有查案的责任。当发生某一起案件的时候,他会想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个男主角是有人物前史的,往往是被某一种过去给伤害了,以至于他陷入过去而不可自拔。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比较内省的或者cynical,有犬儒主义倾向的男主人公。女主角方面往往会设计一个所有人说到黑色电影都会说的东西——蛇蝎美女。蛇蝎美女这个词也非常奇怪,它和黑色电影一样,都是源自于法语(femme fatale)。女主角往往长得非常漂亮,她会勾引男主角,让他做一些犯罪的事情。简单来说是这样。所以黑色电影往往会显示出对女性的不友好态度,有一些厌女症或者恐女症。
摄影风格和美术风格都非常鲜明——比较低调的布光,明暗、黑白对比非常明显。有的时候看一部片子的美术就能知道它受黑色电影的影响。比如百叶窗经常会出现在黑色电影里面。透过百叶窗,外面的光在主角脸上打上一道一道光痕,看上去这个人像被困了、像在监狱里,让观众对主角产生一个心理感受。各种视觉风格、人物塑造以及叙事风格,综合起来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电影。
阿郎:在电影方面,欧洲和好莱坞的关系特别好玩,也特别暧昧,当然现在出现一个质的变化。1895年,电影在法国的一个地下咖啡馆里诞生,可是现在世界电影的中心或者世界电影主要的驱动装置是好莱坞,是美国。中间发生了一个变化,是因为二战。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方面,现在的三大电影节都在欧洲,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欧洲的电影理念现在是以电影节为阵地,与好莱坞的商业作品进行抗衡。我知道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我们天然地以为几乎所有电影公司都到戛纳,因为戛纳有最著名、最好的东西。除了奖项外,它的电影市场是全世界最好最大的电影市场。可是后来发现不对,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公司不去戛纳电影节,他们都在自己的AFM(美国电影市场)里做,有点类似于中国的路演,他们在这里面进行内部的交易。“我的电影可以在全世界横行,我有自己的方式,不用到戛纳电影节通过你的奖项而实现影响和刺激,进而扩大我的电影知名度,实现售卖”,他们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包括三大电影节所选的电影,基本都和好莱坞的商业形成隐隐的对立。当然因为网络的出现,市场发生一些变化,很多我们以为的那种商业性的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也开始获奖,奥斯卡颁奖典礼也有一些很艺术的电影出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慢慢缩小。
这种对抗,也体现在人的方面。戛纳电影节必须邀请好莱坞的演员和明星到戛纳现场来,因为只有大明星出现,才有足够的商业上或者噱头上的刺激,吸引买家,吸引全世界的电影媒体进行报道。
很多欧洲的电影节非常聪明,邀请的是好莱坞当中的艺术家,比如伍迪·艾伦。而且伍迪·艾伦还有一个特点,他的电影基本请的都是明星。这样的话,作为开幕片、闭幕片的时候,不但保持了戛纳电影节的品格和追求,同时也实现了它的商业效应。这是非常好玩的事情。
这特别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电影思维,这种的电影思维在好莱坞也存在。暑期档是好莱坞在商业上的诉求,对于他们来讲这是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好莱坞有一个颁奖季,颁奖季的电影艺术性相对来讲比较强,这也是电影的另一个本质。所以聪明的好莱坞或者狡猾的好莱坞,把暑期档的商业电影和颁奖季的艺术电影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商业体系或者他们的电影工业。
:现在往往容易把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作为二元对立的说法去谈论,但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黑色电影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是现代化或者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类型。我大概说一下人员方面。
最开始创造黑色电影的这批导演,其实都带有非常强烈的左派倾向,所以黑色电影带有很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著名的“好莱坞十人案”。当时好莱坞有大量的左派人士,一批非常有知识、有文化以及对社会有责任心的创作者,包括他们的工会都是非常左的。被美国政府驱除出境,只能欧洲的这批导演里面,有大量的黑色电影导演,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更加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好莱坞导演被驱逐到欧洲之后,反而他们的创作生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我最喜欢的黑色电影之一《男人的争斗》。导演朱尔斯·达辛,是好莱坞最有名的黑色电影导演,也是非常著名的左派人士,当时被驱逐出美国。他到了欧洲之后一下失去了体系的支持,但与此同时,他拍出了生涯的最高顶点——《男人的争斗》。直到今天它依然是非常令人震撼的片子。(该片成为当时法国最赚钱的电影,并为达辛捧回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欧洲和美国之间,无论就大的电影交流来说,还是就黑色电影来说,远远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铁板一块、二元对立的状态,它是一个不断流动的状态。
阿郎:说中国的黑色电影,不能不提到刁亦男。《白日焰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我问过一些外国记者怎么看这部电影,他们说这部电影特别好的一点是回到地域性和本土性,真正反映中国一些很深刻的现实,这是他们特别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各个国家的电影都出现很令人忧伤的现实,世界变得越来越一样。这种一样指的是我们吃的食物可能都有麦当劳,住的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穿的衣服可能就是那几个品牌,听的音乐、看的电影基本实现同步,很多人对世界的感受越来越变得趋同。电影要求个性化、主观化,不同才重要,所以特别希望各个国家生产的电影有很强的地域性。可能这些问题是世界共有的问题,比如像《小偷家族》反映的问题,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是枝裕和用很日本的表达方法表现出来,造成很强烈的观看。
《白日焰火》也是这样。但是一般来讲,一个民族看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或者社会现实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壁垒。怎么做到表达上的无障碍,类型片就变的很重要。所以外国观众看《白日焰火》的时候非常清晰地明白这是一个黑色电影,他们大约知道这个故事的走向,也知道桂纶镁扮演的是蛇蝎美人,她背后一定有一个故事,廖凡扮演的一定是糊涂侦探。所以黑色电影在这里起到这样的作用。黑色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觉醒,是以下犯上的一种呐喊式的东西。这是电影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看的理由。以前的黑色电影,有美国的独特性,它的主要角色基本是、保险理赔员或者私家侦探。中国没有私家侦探,在中国主要角色是退休的或者受到处分的。但是,不同的身份表达的内核是一样的,他具有公共的或者独特的、个人的困境,利用困境去打破,去做微小的反抗。最后也没有产生大的变化,世界还是那个样子,他的反抗就像湖面上的一个涟漪,出现了,然后消失了,世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是黑色电影的魅力。
:涉及到中国黑色电影这块,我只能现身说法了,从我这么多年做的这个类型开始说吧。大的方向来说,为什么黑色电影会在中国这几年陆陆续续出现,乃至被接受、流行。首先,它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创作者的焦虑。第六代导演(刁亦男、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一白……)以拍文艺片而出名,而不是类型片或者商业片。当这些导演意识到,中国有这么大的电影市场,如果长期拍文艺片的话会失去这个市场,想表达的东西或者呈现的电影并不是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是否能用一种类型片的方式。但这种类型片不是一个肤浅的形式,这个类型片本身能承载他们原本想在文艺片里表达的主题。
黑色电影很好地完成了这两者之间的嫁接,它首先是一个类型片,往往会涉及到案件,里面得有动作戏、破案戏,这些商业元素都有。另一方面来说,它又完美地承载了导演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的东西大的方向来说,无非是改革开放多年,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经历如此之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心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我们会为与爱去做怎样的事情,以及社会的改变导致我们犯下怎样的罪。这个精神核是导演一直想要表达的东西,黑色电影为他们找到一张商业的皮,他们用这个皮囊既可以满足资方或者观众的要求,又可以形成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关照。黑色电影能在这方面起到非常好的平衡作用,这是为什么这种类型能够在中国流行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觉得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第六代之前拍电影是特权,只有电影厂才可以拍摄电影。而且电影厂和现在的拍摄环境完全不同,可以不用考虑市场的元素。《黄土地》出来后反响非常大,也获得很多好评,可是票房非常不好。等到我们的市场开始面对商业化考量,又有艺术性要求的时候,就出现了新的拍摄需求。
同时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社会原因在里面。我们有一种表达的需求。这种表达自我的需求和第五代对于历史的反思不同,创作者站在自我的角度,甚至很底层的角度,去仰望或者去俯视整个社会各种各样的情况。
徐展雄:《白日焰火》在我看来比《南方车站的聚会》更加成功,无论就作品本身来说还是就黑色电影这个类型里面所呈现的状态来说。《南方车站的聚会》基本演化成空有黑色电影的形式,或者黑色电影的风格,甚至可以说它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黑色电影里面风格性最强的一部。但是如果把电影的形式和内容分割开来,会发现它空有形式。用学术点的话来说,它有能指,但没有所指,是非常空洞的高度风格化的作品。但是《白日焰火》不一样,《白日焰火》在内容和形式上,导演以及摄影师想呈现的风格性的视觉,以及刁亦男本人想要表达的主题上,相对来说是挺完美的例子。
阿郎:在中国,我们发现黑色电影一般会说成是黑色幽默,比如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曹保平的《追凶者也》。观看的时候幽默的东西大于黑色的东西,包括在受众的讨论层面也是这样。可是在我看来,黑色电影的气质还是存在的,或者黑色电影的精神一直是存在的。
中国内地黑色电影是源远流长的过程,有一部老电影叫《戴的旅客》(1980),也是一个被冤枉的人的故事,它也是一部黑色电影,特别好玩。
阿郎:美国《海斯法典》(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由全美电影制片和发行人协会主席W.海斯与耶稣会教士D.洛德等人起草制订,1930年3 月31日公布)对黑色电影限制比较大。
徐展雄:海斯法典时期,好莱坞电影导演创作黑色电影受到很大影响,比如不能展现床戏(蛇蝎美女要通过勾引男主角来达成某个目的)。最著名的案例是《双重赔偿》的结尾,当时想拍的是男主角被处以死刑,而且以极其细节的方式展现国家机器对这个人物的碾压。但因为审查不允许展现死刑情节,所以变成我们现在知道的这个结尾。
但另一方面来说,黑色电影风格的形成,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其实是由审查而导致的。黑色电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第一人称叙事。电影通过一个侦探或者通过一个类侦探的角色,用他的口吻讲出来。这个东西是一个倒叙,当主人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已经快要死了,或已经坐牢。一方面它源自文学创作,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又是审查的结果。《双重赔偿》里也是这样,女主角要勾引男主,让他为自己服务。但这个不能表现,只能用第一人称叙述切回到男主角。他在对讲机前陈述自己的罪行,再切回来的时候这两个人已经完事了,通过他们的状态,观众能够看到这两个人已经上过床了。其实审查对黑色电影最初风格的形成既起到有利的作用,也起到有害的作用,很难说清楚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郝汉:也有黑色电影的兴起,比如《大佛普拉斯》《阳光普照》,这些电影的黑色精神,跟,跟香港,有什么不同吗?
徐展雄:从大的方面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首先黑色电影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文化现象。北欧产生了大量的黑色电影,专门有一个名词叫“Nordic Noir”,就是指北欧系的黑色电影。这种风格在全球各地都开始开花,但是它呈现了不同的主题以及视觉风格。
《阳光普照》这个片子就很典型,一个带风格的岛屿上拍的黑色电影,很大程度上呈现的视觉风格,跟我们常识中的黑色电影是有区别的。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说明它是在阳光普照下发生的案件以及案件带出来的家庭伦理关系,和我们所理解的都市黑夜里在爵士酒吧或者地下室里面发生的故事完全两码事。但它确实是黑色电影这种类型、这种风格和作者所在地结合之后产生的化学效果。
:这方面特别有意思,在香港地区、地区和,黑色电影所呈现的细微差别也代表黑色电影的发展轨迹。黑色电影真的是全世界全面开花,可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关注点或者表现方式也有一些差异。以的《大佛普拉斯》为例,影片很明确进行个体关注。两个主角基本都是非常边缘的人,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在于把镜头深入到可能完全不被关注的人身上,拍摄他们丰富、层次分明的人生。
香港的黑色电影,大多数都与黑帮相关联。我们说它是黑色电影也对,说它是黑帮电影也对。这就是电影类型划分上的多元、复杂和混乱。这也和香港在某段时期黑帮横行有关系,创作者的注意力、关注的点也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现在来看,内地更多是对于某个群体的诉求。这种群体诉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不会构成一个特别主流的东西,甚至有的时候是把很主流的情感进行边缘化的压缩后,通过一个很窄的口表述出来。
徐展雄:就中国来说,最佳选择永远是上海,这里面涉及到对上海这个城市某种程度上的神话化。从老上海开始,它就被理解成纸醉金迷、罪恶丛生的都市。上海承载着现代化的想象,在这个城市里,你能想象到所有黑色电影里会出现的人物类型,或者会发生的事,比如私家侦探、舞女、爵士乐。完全可以把在洛杉矶或者纽约、巴黎发生的故事移植到上海来,而且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所以上海是黑色电影的第一选择。
当然这部分也和审查有关,当没法拍上海当代的黑色电影题材的时候,往往会返回去讲一个时候上海的侦探故事。这在中国的体系里面,成为一个亚类型,有大量的此类作品。但是这个很复杂,近些年的黑色电影发生在很多地方,比如重庆、武汉,有一大系列发生在东北。东北的衰落本身成为了一个主题性的东西。重庆相比于上海,首先制作费来说便宜,而且重庆是一个山城,它既有山城的风貌,又有摩天大楼式的感觉,它的纵深感、影像感特别好。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特别典型,他直接呈现了上下关系,这个上下、阶级关系在重庆能找到完美的视觉对应。不像上海,是平原上的城市。重庆天然不是平的,有上有下,上面住的是富人,下面住的是底层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罪案故事。这个城市天然提供了犯罪故事能够滋生的土壤。
:我也发现一种其他的共性,它们好像都跟雨雪有关。有人分析说自然景观,呼应了经典黑色电影里面弗洛伊德式的对水的依赖。国内黑色电影在武汉、南京、重庆,都有那种湿漉漉的感觉。
阿郎:我相信未来东北会成为新的黑色电影的主要发生地。黑色电影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东北作家和东北文学崛起。除了东北独特的工业环境,还有东北独特的自然环境——雪所造成的肃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形成的关系。现在很多东北小城镇仍然保留上个世纪十年代的建筑和风貌,形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但是东北的拍摄环境还不能和上海、武汉相提并论,相关的政策、拍摄的便利性可能还达不到。如果这方面解决了,我相信以东北为背景的电影会越来越多。
徐展雄:要推荐的太多了,如果想了解最原始的黑色电影是怎样的,看一下《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当然更多情况下,我尽量选一些近期的,当电影工业变彩色之后,比如《唐人街》《银翼杀手》,包括大卫·芬奇的《》,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冰血暴》,这些在黑色电影序列里面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即便是放在电影史上,这些电影都是很重要的作品。
阿郎:我推荐两部电影,一部是《罪恶之城》,这部电影是根据漫画改编的,其中一个导演是昆汀。漫画电影成为非常重要的电影工业现象,但我觉得现在的漫画电影不具有漫画感。而《罪恶之城》是一部真正具有漫画感的电影。就影像来讲,它是黑白的,但黑白当中会出现非常酷的彩色。比如城市全是黑的,但是有一个红衣女子在抽烟。只有她的裙子和烟头是红色的,画面感非常酷。除此之外,《罪恶之城》也具有黑色电影典型的特征——即将退休的侦探与城市的妓女构成了这个电影的主角。这些边缘人做的是正义的事情,反倒那些应该负担正义的人成为这部电影的反派。无论是影像语言还是主题内核,它都具有典型的黑色电影的特质,看起来也非常爽。
我还要推荐一部杜琪峰不那么有名的电影——《柔道龙虎榜》。有人曾问杜琪峰,能不能举一部特别有你电影精神的电影,他说《柔道龙虎榜》,这部电影没有办法用任何语言去解释,但它的确代表了他一直想追求的电影。仍然是边缘人,仍然做了一些看似不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这部电影又浪漫又残酷,又黑色又光亮,特别酷,推荐大家去看。
本站 12月30日讯 住建部今日发布《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提到,各地要在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结合实际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本地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