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 宁波走进健康新时代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0-04
保护肝脏已经成为了大众的一种共识,因为一旦肝脏受损那么不仅会导致体内堆积大量毒素,而且还会诱发一些疾病出现。 所以平时要想养肝、护肝,不仅应该多注意休息还要多吃一本站
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 宁波走进健康新时代本站
2021年,全市居民期望寿命82.40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7.3%;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成绩位列全国第八);连续四年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2022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70年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都能看到一幕幕爱国卫生运动掀起的文明健康新热潮。近年来,宁波市更是加快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宁波行动相融合,倡导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融入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美丽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工作中,动员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健康宁波行动实施,用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夯实健康根基。
蓦然回首,宁波人惊喜地发现,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已构成宁波这座城市的新坐标,宁波,正在大踏步走进健康新时代。
球场上,运动健将肆意挥洒着汗水;健身步道上,一群爬山爱好者迈着矫健的步伐;东钱湖畔,居民们迎着朝阳慢跑
为引导全民参与健康宁波建设,宁波市加快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宁波行动的融合,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纳入市政府《推进健康宁波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发布《宁波市民健康公约》,分发市民健康知识读本和防疫明白卡,引导群众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把疫情防控中的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固化下来、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完善“1+X”慢性病医防融合模式,加强宣传普及健康生活知识。我市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公筷公勺、文明出行、健康生活等,打造了《健康有一套》《街头巷尾话健康》等一批科普品牌栏目。积极发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等作用,运用健康教育云平台、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并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知识普及到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每家每户。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创建九大类健康支持性环境3196个,其中健康社区485个,健康单位157个,健康学校716所,健康社团281个,健康家庭达6.4万余户,省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达100%,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大礼堂覆盖率超过95%,健康县(区)建设覆盖率达60%。
去年10月1日,《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始正式施行,宁波市全面健身行动迈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342个新建出让住宅项目实现同步配建体育设施共23.6万平方米,新建小区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高质量完成百姓健身房6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0个、足球场(含笼式)10个,新建(改建)体育公园10个。
为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宁波市推出“宁波市全民健身季”系列活动,面向广大市民积极倡导“科学健身”的理念,举办美丽乡村健身行、滨海体育嘉年华等特色赛事。活动开展以来,近8万人次参与,线万人次。
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90%,PM2.5小于26ug/m^3,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38%!这几年,宁波的山更绿了,天更蓝了,空气也更清新了。
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坚持“三水”统筹、陆海联动,开展冬春季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实施姚江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6.3%。共有22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70家重点企业建立省级碳账户,3个乡镇(街道)、21村(社区)成功申报省级低(零)碳首批试点。
全面统筹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据介绍,目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61%,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7.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4%。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已达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全省领先。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截至目前,宁波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增长率为-2.11%,实现持续负增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位。
为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宁波市大力开展规范化水厂创建,有6家供水企业(水站)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村级水站采用每月1次定期送检模式,市水文站对50个村级水站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均在90%以上。目前,全市1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人口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提前全面完成。
此外,宁波市还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个乡镇、514个村通过省级健康乡镇(健康村)建设评估。其中,镇海区澥浦镇列全省健康镇第一名,澥浦镇庙戴村列全省健康村第二名。象山县已累计建设健康村(社区)89个,连续四年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从传统的到医院看病、到医院护理、到医院配药,发展为“云诊疗”“云护理”“云药房”随着“智慧健康”的推进,宁波健康服务在全领域的拓展不断加码、加速,市民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方便。
早在2011年,宁波就启动了“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数字化改革路径。
宁波人善创新。2014年9月,全国首家“云医院”在宁波上线运营。从此,全新的“云看病”方式开始走进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44家远程会诊中心、273个“云诊室”,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远程会诊中心,9083名临床医生在“云医院”平台注册开展网上门诊,提供“足不出户,线年,宁波市再次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宁波市居民在网上下单即可获得专业护理人员的上门服务。
除了“互联网+护理”(“优享医护”),宁波“云医院”平台的“云咨询”“云诊疗”“云药房”和“云健康管理”等多项健康服务也在全领域加速拓展。据统计,今年18月,宁波“云药房”共计为19.5万人次送药到家。全市还建成了38家互联网医院,今年已提供互联网咨询、问诊服务12.7万人次,线万人次。
为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全领域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今年1月15日,宁波市正式建成启用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及数字疗法赋能慢病管理研究(宁波)合作中心。
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将完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形成可推广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模式,并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研究平台。该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宁波市的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体系和慢病综合防治网络进一步得以完善,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开启了宁波市数字时代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新篇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脉耕指出,当下国家慢病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宁波市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启动数字疗法赋能慢病管理研究(宁波)合作研究,是与时俱进、加快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创新之举。
目前,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正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学生餐营养提升行动、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等,并已整合建立生活方式监测评估信息平台,开展健康生活方式适宜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为宁波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网约”上门服务,患者在家医保支付。2022年1月1日上午,宁波率先破冰的“医保家付”开出全国首单。这一创新举措再次吸引了国人眼球。
宁波市于全国率先推出规模化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服务以来,“网约”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规模逐渐扩大,并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但是,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因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进一步推广受到一定影响。为方便广大百姓,今年起,宁波市医保局试点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导尿管护理和鼻胃管护理3个项目纳入医保,参保人员接受上门医疗护理后,可以跟在医院里一样,直接用医保支付。
业内人士认为,“医保家付”实现了“云医院”与医保结算系统的直接互联,为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提供了重要保障。
今年3月1日,海曙区正式上线浙江省“智慧医保”平台,同时将医疗费用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事项下沉至镇(乡)街道,充分发挥医保“一站式”服务功能,将一批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基层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家门口”的医保服务窗口,确保参保人员在出行15分钟内,就能实现医保业务身边办、就近办。
据了解,目前,海曙区17个镇(乡)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可提供参保缴费、费用报销、异地备案等24项医保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今年上半年,海曙区基层平台受理医保业务45714件,占全区医保受理总量的36%。
群众需求在拓展,医保服务也在不断创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波市还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医保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掌上支付,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性,实现省内免备案、省外自主备案;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目前全市372家医疗机构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这几年,宁波市积极推进新居民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将父母在宁波参保的0-6周岁非宁波户籍子女纳入城乡居民医保范围,允许非宁波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同时将1.26万低保边缘户纳入全额资助参保范围。据统计,2021年全市的参保人数较2020年底净增21万人。
2022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70年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都能看到一幕幕爱国卫生运动掀起的文明健康新热潮。近年来,宁波市更是加快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宁波行动相融合,倡导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融入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美丽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工作中,动员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健康宁波行动实施,用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夯实健康根基。
蓦然回首,宁波人惊喜地发现,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已构成宁波这座城市的新坐标,宁波,正在大踏步走进健康新时代。
球场上,运动健将肆意挥洒着汗水;健身步道上,一群爬山爱好者迈着矫健的步伐;东钱湖畔,居民们迎着朝阳慢跑
为引导全民参与健康宁波建设,宁波市加快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宁波行动的融合,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纳入市政府《推进健康宁波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发布《宁波市民健康公约》,分发市民健康知识读本和防疫明白卡,引导群众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把疫情防控中的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固化下来、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完善“1+X”慢性病医防融合模式,加强宣传普及健康生活知识。我市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公筷公勺、文明出行、健康生活等,打造了《健康有一套》《街头巷尾话健康》等一批科普品牌栏目。积极发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等作用,运用健康教育云平台、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并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知识普及到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每家每户。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创建九大类健康支持性环境3196个,其中健康社区485个,健康单位157个,健康学校716所,健康社团281个,健康家庭达6.4万余户,省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达100%,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大礼堂覆盖率超过95%,健康县(区)建设覆盖率达60%。
去年10月1日,《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始正式施行,宁波市全面健身行动迈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342个新建出让住宅项目实现同步配建体育设施共23.6万平方米,新建小区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高质量完成百姓健身房6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0个、足球场(含笼式)10个,新建(改建)体育公园10个。
为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宁波市推出“宁波市全民健身季”系列活动,面向广大市民积极倡导“科学健身”的理念,举办美丽乡村健身行、滨海体育嘉年华等特色赛事。活动开展以来,近8万人次参与,线万人次。
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90%,PM2.5小于26ug/m^3,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4.38%!这几年,宁波的山更绿了,天更蓝了,空气也更清新了。
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坚持“三水”统筹、陆海联动,开展冬春季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实施姚江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6.3%。共有22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70家重点企业建立省级碳账户,3个乡镇(街道)、21村(社区)成功申报省级低(零)碳首批试点。
全面统筹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据介绍,目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61%,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7.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4%。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已达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全省领先。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截至目前,宁波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增长率为-2.11%,实现持续负增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位。
为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宁波市大力开展规范化水厂创建,有6家供水企业(水站)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村级水站采用每月1次定期送检模式,市水文站对50个村级水站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均在90%以上。目前,全市1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人口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提前全面完成。
此外,宁波市还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个乡镇、514个村通过省级健康乡镇(健康村)建设评估。其中,镇海区澥浦镇列全省健康镇第一名,澥浦镇庙戴村列全省健康村第二名。象山县已累计建设健康村(社区)89个,连续四年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从传统的到医院看病、到医院护理、到医院配药,发展为“云诊疗”“云护理”“云药房”随着“智慧健康”的推进,宁波健康服务在全领域的拓展不断加码、加速,市民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方便。
早在2011年,宁波就启动了“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数字化改革路径。
宁波人善创新。2014年9月,全国首家“云医院”在宁波上线运营。从此,全新的“云看病”方式开始走进宁波人的日常生活。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44家远程会诊中心、273个“云诊室”,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远程会诊中心,9083名临床医生在“云医院”平台注册开展网上门诊,提供“足不出户,线年,宁波市再次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宁波市居民在网上下单即可获得专业护理人员的上门服务。
除了“互联网+护理”(“优享医护”),宁波“云医院”平台的“云咨询”“云诊疗”“云药房”和“云健康管理”等多项健康服务也在全领域加速拓展。据统计,今年18月,宁波“云药房”共计为19.5万人次送药到家。全市还建成了38家互联网医院,今年已提供互联网咨询、问诊服务12.7万人次,线万人次。
为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全领域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今年1月15日,宁波市正式建成启用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及数字疗法赋能慢病管理研究(宁波)合作中心。
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将完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形成可推广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模式,并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研究平台。该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宁波市的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体系和慢病综合防治网络进一步得以完善,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开启了宁波市数字时代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新篇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脉耕指出,当下国家慢病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宁波市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启动数字疗法赋能慢病管理研究(宁波)合作研究,是与时俱进、加快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创新之举。
目前,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正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学生餐营养提升行动、职业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等,并已整合建立生活方式监测评估信息平台,开展健康生活方式适宜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为宁波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网约”上门服务,患者在家医保支付。2022年1月1日上午,宁波率先破冰的“医保家付”开出全国首单。这一创新举措再次吸引了国人眼球。
宁波市于全国率先推出规模化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服务以来,“网约”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规模逐渐扩大,并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但是,居家医疗护理(优享医护)因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进一步推广受到一定影响。为方便广大百姓,今年起,宁波市医保局试点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导尿管护理和鼻胃管护理3个项目纳入医保,参保人员接受上门医疗护理后,可以跟在医院里一样,直接用医保支付。
业内人士认为,“医保家付”实现了“云医院”与医保结算系统的直接互联,为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提供了重要保障。
今年3月1日,海曙区正式上线浙江省“智慧医保”平台,同时将医疗费用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事项下沉至镇(乡)街道,充分发挥医保“一站式”服务功能,将一批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基层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家门口”的医保服务窗口,确保参保人员在出行15分钟内,就能实现医保业务身边办、就近办。
据了解,目前,海曙区17个镇(乡)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可提供参保缴费、费用报销、异地备案等24项医保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今年上半年,海曙区基层平台受理医保业务45714件,占全区医保受理总量的36%。
群众需求在拓展,医保服务也在不断创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波市还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医保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掌上支付,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性,实现省内免备案、省外自主备案;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目前全市372家医疗机构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这几年,宁波市积极推进新居民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将父母在宁波参保的0-6周岁非宁波户籍子女纳入城乡居民医保范围,允许非宁波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同时将1.26万低保边缘户纳入全额资助参保范围。据统计,2021年全市的参保人数较2020年底净增21万人。
本站 7月22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