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O2O先锋——阿里健康|医疗科技案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7-14
作者:IVD资讯 12月30日,山西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医疗机构体外诊断试剂网上阳光采购的通知》正式公布! 所有IVD试剂 必须通过省平台阳光采购 据文本站
国内医药O2O先锋——阿里健康|医疗科技案例本站
√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 H”战略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凭借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阿里健康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业务。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
√ 阿里健康的主营业务包含云药房、医疗健康服务、追溯及数字医疗,其中云药房业务主要包含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两大渠道。医药自营是阿里健康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报显示,2021财年上半年,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60.36亿,占总收入84.28%,去年同期为34.35亿,同比大增75.7%。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为9.25亿元,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收入1.76亿,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收入2469.5万。
√ 在产品追溯业务方面,阿里健康是建设最早、服务机制领先行业的溯源平台,流量在众多医药公司中最强大,并且作为自营平台型B2C平台的有着天然的价格竞争优势,但作为阿里旗下的产品之一,缺少了对应庞大用户量的品牌知名度,且在线上问诊等环节竞争力略显薄弱。
阿里健康(00241.HK)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 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 健康与快乐)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控股的公司之一。凭借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阿里健康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并为大健康行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
2014年1月,阿里巴巴宣布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集团旗下中信21CN进行总额1.7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收购其54.3%的股份,获得控股权。同年10月,中信二十一世纪(00241.HK)发布公告,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
中信21CN的主营业务之一是药品电子监管网,具体是为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提供鉴定及产品追踪和物流信息化服务,进而提供防伪冒等一系列服务。中信21CN在药品电子信息方面的积累,结合阿里巴巴在电商平台、云计算及大数据方面的优势,联手推进药品信息化平台建设。这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次重要布局。投资完成后,中信21CN与阿里云计算平台将进一步完成后台数据的打通和对接,联手推进国内药品信息化平台建设。
2016年5月,百佳惠苏禾、德生堂、百草堂等65家连锁药店联合阿里健康,共同宣布成立“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9月,阿里健康获得天猫医药的独家运营权。
2018年5月,阿里健康正式与阿里巴巴签署协议,以大约18.28亿阿里健康股份,即10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2019年5月, 阿里巴巴全资附属公司Ali JK与蚂蚁金服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ntfin认购阿里健康共计约3.03亿股股份,扣除相关开支后,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7亿港元。
此后,阿里健康主要股东机构基本保持稳定,仅由云峰基金主要控股的Innovare Tech Limited持股数量下降。云锋基金在2020年7月14日以平均每股22.65港元的价格减持1.54亿股阿里健康股份,套现34.88亿港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阿里健康大药房以及阿里健康海外旗舰店年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前半年增长1700万;天猫医药平台年活跃消费者超过2.5亿,较前半年增长6000万。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健康当天股价涨超5%,报20.70港元,总市值约为2785亿港元。此后一路上涨,12月21日达到短期高点27.70港元后回落。2021年初受市场情绪影响,短暂波动上涨后,2021年2月18日达到历史高点30.15港元。截止到2021年4月28日,报24.00港元。
阿里健康起步于医疗信息化和医药电商,而后通过大量的对外投资,将业务版图拓展到云医疗影像、医疗设备、医疗零售、数据服务领域,特别看重大数据医疗。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阿里健康共对外投资了14个项目,其中13个与医疗健康直接相关。
2016年3月,阿里健康以2.25亿元增资华润万东旗下万里云公司,获得万里云25%的股份。万里云是一家专注医学影像服务,提供远程影像咨询、疑难会诊以及影像培训等业务的公司,借助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平台优势,结合万东医疗在影像行业的深度积累,开拓第三方影像中心业务,开展2B、2C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及相关服务。
2018年12月,阿里健康宣布以1.88亿元增资德生堂10%的股份。此前阿里健康先后对漱玉平民、华人健康等十余家老牌实体药店进行战略投资,目的在于探索与开拓医药信零售,提前布局网售处方药市场,实现药品零售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受处方药管理条例管控,实体药店仍是面向终端用户最近的触手,阿里健康进军实体药店,是其在已有的电商平台优势之下,拉近与用户最后100米的距离,构建完整的处方药网络销售链条。
2020年11月25日,阿里健康发布2021财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内,阿里健康实现收入71.62亿元,毛利18.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0%和80.3%,并且实现由亏转赢。
医药自营依旧是阿里健康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报显示,2021财年上半年,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60.36亿,占总收入84.28%,2020财年同期为34.35亿,同比大增75.7%。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为9.25亿元,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收入1.76亿,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收入2469.5万。
目前阿里健康的主营业务包含云药房、医疗健康服务、追溯及数字医疗,其中云药房业务主要包含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两大渠道。
云药房全渠道推进医药自营业务、天猫医药平台以及新零售业务,通过聚合优质供给,为有健康需求的用户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健康管理平台,上游直接对接品牌和大型经销商,下游对接商家及消费者。
医药自营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相关商品,主要渠道有阿里健康大药房和阿里海外旗舰店。截止到2020年9月,2个渠道年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医药电商平台业务主要围绕天猫医药平台和新零售模式展开。天猫平台是固有存量平台,2019—2020年,天猫医药平台所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超过554亿元,同比增长49.7%。新零售模式截止到2020年9月,已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4个城市开启了“30分钟送达,7*24小时送药”的服务。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整合了消费医疗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综合服务,打造了“医鹿”APP(原阿里健康APP)+支付宝本地医疗健康服务线上线下一体的互联网分级诊疗业务体系,持续为来自淘宝、天猫、支付宝、“医鹿”APP、夸克搜索等终端使用者提供多方面、多层次、专业边界的医疗健康服务。截止到2020年9月,该服务中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主任、副主任及主治医师中级职称以上界别的医生超过39000人,较半年前增加近10000人。
新冠疫情后,在线就医需求凸显。为了更好地解决用户痛点,阿里健康对互联网医疗业务定位进行全面升级,将医疗内容搜索、问诊咨询、挂号、疫苗预约、体检预约、药品闪送等服务整合在一个APP——医鹿中。同时,通过泛搜索引擎“夸克”以及垂直搜索引擎“医鹿”,向用户个性化传播专业的医疗科普知识。
追溯及数字业务是两类业务的集合。早在2016年6月,阿里健康宣布上线“码上放心”平台,追溯业务由此产生。作为药品流通性行业的数字基础建设工具,目前该平台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节奏。截止到2020年9月,国家重点要求追溯品种企业的覆盖率超过98%,疫苗生产企业的覆盖率更是率先达到100%。除了医疗器械及中药饮片领域提供全程追溯服务,该平台持续为滋补、保健、生鲜、奶粉酒品等多个行业提供追溯服务。
疫苗监管方面,在贵州省全省追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与黑龙江省、安徽省的全省疫苗追溯合作,实现每只疫苗,从生产企业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到接种单位均能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数字医疗业务方面,主要面向医院等医疗机构。通过关联公司熙牛医疗为医疗器械打造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为区域医疗体系打造覆盖医疗、公共卫生和管理全业务流程的区域医疗健康新数字基建。目前,由阿里健康、熙牛医疗携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在浙大一院总部一起正式上线。
2020年3月15日,阿里健康宣布“换帅”,时任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的朱顺炎兼任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兼CEO。朱顺炎表示,互联网医疗服务更为精细化、个性化。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来说,规模上不去,一对一、个性化的问诊服务成本难以降下来。因此找寻良性的商业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朱顺炎认为,目前医疗健康行业仍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医疗服务可及性不足、医疗行业数字化有待提高、医疗保障成本高。这些也是阿里健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阿里健康对接天猫、淘宝、支付宝等大流量阿里系平台,有着充足且持续的客户来源,并且作为自营平台型B2C平台有着天然的价格竞争优势。
但是作为集合阿里健康四大业务线的APP本身却少人问津,因此即便有大量用户通过阿里软件的引流,从而达到丰厚的营收额,可是仍旧有很多受惠的用户并不真正知道和了解阿里健康,缺少了对应庞大用户量的品牌知名度。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医疗服务平台例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以产品追溯起家的阿里健康在线上问诊等环节竞争力略显薄弱。同时,送药上门等O2O模式服务,相较于叮当快药等服务为主的医疗平台,商家入驻数量、派送速度仍存在差距。甚至在用户粘性方面,阿里健康送药上门的需求场景竞争力远弱于一般外卖平台。如何更好地借助阿里系用户流量,并在服务模式上突破固有局限,是阿里健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产品追溯业务方面,阿里健康旗下的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是业内建设最早、服务机制领先的溯源平台。随着国家药监局《关于做好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公告》政策的出台,各地要求药品集中采购中标品种、药品等重点品种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溯源系统建设,并收集全过程溯源信息。目前,码上放心平台上国家重点要求追溯品种企业的覆盖率超过98%,业内还没有体量规模、服务质量相近的平台,这已经成为阿里健康的巨大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着医药电商的发展与完善,药品食品安全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打开APP扫描追溯条形码,名称、厂家、批号等关键信息便会直接出现,对药品追根溯源、辨别真伪的工作在阿里健康的帮助下变得格外简单。
实际紧急用药场景中,处方类药品的需求远高于其他药品,但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开放处方类药品的电商销售需要高度严格的监管机制,尚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刚需。医疗咨询服务、处方药购买的严格限制,大幅缩减了买药的人数,曾经一度压低了了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上限。
2021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第17条措施明确指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4月22日国务院宣布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不过,《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能够网售处方药的前提是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所以放开网络处方药销售政策并不意味着降低线上购买处方药难度。
得益于溯源业务的不断推进,阿里健康网售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用户价值与信任。并且阿里健康一体化医疗服务生态圈目前已初具雏形。想要合法合规地实现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对销售平台的资质、销售流程可溯源性的要求会远高于传统线下处方药销售渠道。凭借平台一体化以及药品可溯源保障的优势,阿里健康在网络处方药销售市场的前景十分可观。
本站 今年的1月份,因猝死而离去的新闻越来越多。 据媒体报道,一位粉丝数接近50万人的网红孙艺轩,因“脑淤血”而猝死,享年19岁。 这位网红在社交平台上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饮食,不过为了走红,通常都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