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一线抗“疫”东方人,家人有话对你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4-26
作者:医路前行的消化人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我国便秘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国内的便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0%-10.0%的成人正二郎,2017年9月汽车销量,300265股吧,
泪目!一线抗“疫”东方人,家人有话对你说二郎,2017年9月汽车销量,300265股吧,
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
“是谁给了你们抗疫的信心与动力?”大概最初始的那股力量来自于家庭。
我奔向前线,你守护后方,家人的支持是后盾,更是铠甲。
多少东方人身披白色战袍义无反顾,这个数字背后是坚守一线的“英雄”,更是一个个苦苦支撑、默默奉献的家庭。
让我们看看家有“大白”的TA们怎么说?
@感染科 屈莉红:
初二学生手写信
给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妈妈告白
“妈妈,我给你手写了一封信,放在换洗衣服包里了,别忘了看!”感染科医生屈莉红刚拿到家人托居委放在小区门口的换洗衣物,正准备返回医院,就收到了来自儿子的消息。因为还有患者要安排,来不及看信,她就匆匆返回科室,直到这一天的深夜,空下来,她打开这封特别的告白信细读,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这封告白信的作者叫吴彦臻,是上海实验学校南校初二的一位学生,他的妈妈是东方医院感染科主任屈莉红,从这波本土疫情开始,他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妈妈了。彦臻妈妈屈莉红所在的感染科是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因为疫情原因,需要一直留守医院,投身一线,难得一次回家也只是远远的在小区门口拿取换洗衣物。
两年前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800余天。这800余天,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很漫长,但对于像屈莉红这样的感染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却时光飞快。感染科的医护人员每天紧张忙碌,即使在国内疫情平稳的阶段,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也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发热门诊作为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前哨,感染症病房作为疑似病例的隔离和留观场所,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坚守,用辛劳和汗水谱写着抗疫篇章。
“为什么妈妈总是顾不上我?”彦臻也曾不理解过,但爸爸告诉他:“妈妈必须24小时待命,经常半夜会被电话叫醒,疫情不等人,需及时处置,差几分钟就有可能造成病毒扩散,必须全力以赴。”彦臻渐渐理解了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有像妈妈一样许许多多守“沪”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疫情才能慢慢散去,所以他提起笔写下这份告白,向妈妈以及所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他也呼吁更多人以实际行动配合抗疫要求,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为尽早结束疫情尽一份责任!
屈莉红收到彦臻这份告白后很感动:“由于疫情关系,陪伴孩子的机会很少,但很欣慰他能够理解并且支持我!他能够明白很多人正在为这座城市而努力,并愿意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支持抗疫。孩子真的长大了!”
我的妈妈
上海实验学校南校初二5班 吴彦臻
三月肆虐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已经初二的我也已经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每天面对电脑通过网络学习,除了认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外,我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变化,一天天增加的感染人数使我感到焦虑,也越来越挂念我的妈妈。她是东方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屈莉红,感染科是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从这波疫情开始,她就离开我们,一直以医院为家。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她了,最近的一次也是她回来拿衣服,在小区门口没有说上几句话就离开了,现在我真的非常想念她!
每当看到电视上穿着防护服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我就在想这是不是妈妈?她有没有休息好?是不是又没有时间吃饭?她的白头发和皱纹是不是又多了?几次情不自禁地拨通了她的电话,经常传来的是忙音,偶尔拨通了,电话里听到的是那熟悉又略显沙哑的声音,电话里她总是牵挂着我的学习,叮嘱我要按时睡觉,采核酸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出门。我问她为什么电话经常打不通,她说穿着隔离服接电话不方便,我问她什么时候能回家,她说快了,让我们不要牵挂,如果我们没有她的消息,说明她现在是安全的。电话聊不上几句,妈妈说又有重要的电话进来了,她必须挂电话了。
自从2年前疫情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春节还是节假日,她几乎从来没有和我和爸爸一起团团圆圆的度过,不是有突发的疫情要处理,就是有重要工作会议要参加。平日里,也很少能按时回家吃饭,记忆中能和她一起吃饭的机会真的不多,哪怕即使她在家,也有太多工作要完成。我知道当我早早进入梦乡时,她还在忙着布置防疫工作,在家的时间被电话和会议占了大半。开始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别的同学的妈妈总是能陪着,而我的妈妈总是顾不上我?后来,爸爸也似乎看出来我的想法,他告诉我,妈妈必须24小时待命,手机不能关机,所以经常半夜会被电话叫醒几次,有时疫情紧张,半夜还要往医院赶,这是因为疫情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差几分钟就有可能造成病毒扩散,所以必须全力以赴。爸爸还说,有时由于发热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医院还会被投诉,医护人员非常辛苦,但是妈妈还需要去向病人道歉解释请求谅解,这种辛苦和委屈让她经常背着我们流了不少眼泪。这两年妈妈一下子苍老了很多,看着她日渐憔悴的样子,我对她的不理解早就被心疼两个字所替代。
我们生活的城市,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我妈妈一样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还有众多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无数支援者的日夜守护,才有了之前两年多的繁荣安定。现在上海正在饱受病毒折磨,而又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不顾安危,无私奉献,忘我地奋战在每条抗疫的战线上,有时他们还要忍受各种抱怨甚至无端的指责。我只有努力学习,独立自觉,锻炼好身体,才能让我的妈妈安心工作!我们大家应该以自己的行动配合他们,关心他们,严格遵守抗疫要求,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为尽早结束疫情尽我们每个人一份责任!
@心外科 宋之明:
9岁娃弹钢琴《孤勇者》
献给坚守抗疫前线的爸爸
视频里弹钢琴的小男孩叫宋沛儒,今年9岁,在北京上三年级,学钢琴已有四年半。由于疫情,沛沛已经2个多月没见过爸爸了。因为挂念爸爸,他自学弹奏了这首《孤勇者》,拍摄成视频在4月5日发给了他爸爸宋之明。
沛沛爸爸宋之明工作于东方医院,是一名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因为疫情严重,一直留守医院投身抗疫一线,主要负责采集核酸,已经2个月没回家了。沛沛非常想念爸爸,也经常问妈妈,“爸爸能不能回北京?”其实沛沛妈妈二胎预产期将至,也希望有丈夫相伴。但是沛沛妈妈告诉他,“爸爸是医生,现在上海疫情严重,上海需要他,这是医生的责任!作为医生的家属更应该支持爸爸的工作。”
沛沛从爸爸那里了解到:爸爸和他的同事们有的在岗位上坚守。有的在支援方舱,有的在一线采集核酸。特别这段时间,爸爸和同事们忙于核酸检测,有时甚至检测完成都是凌晨2点多才回去。沛沛心中既感动又担忧,他也想以自己的力量去支持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因为《孤勇者》这首曲子最近在校园里很流行,同学们个个都会哼唱。沛沛说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就是他心中的英雄,于是学习并且弹奏了这首《孤勇者》,送给爸爸和奋战抗疫在一线的英雄们,通过这段琴音表达对爸爸和每一位医护工作人员的敬意。宋之明在听到沛沛这首曲子后表示很骄傲,“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因为工作原因,我给予家人的陪伴较少,但是他们从未有怨言,一直很支持我!”
“想去机场接爸爸,想第一时间抱抱他,想和爸爸一起下棋。那会弟弟可能已经出生了,然后一起给他洗澡。”沛沛对爸爸宋之明的下次回家充满期待。
@护理部 赵春艳:
给妈妈“增加抵抗力”
14岁少年给战“疫”妈妈的作文与写生画
“经常报喜讯、做正能量的事,妈妈的抵抗力就会上升”,这是赵春艳与14岁的儿子闹闹的约定。
今年是赵春艳在东方医院工作的第20个年头了,作为一名有26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得知院内需要人手外出进行采核任务时,她第一时间报名支援并担任起周家渡街道外采队伍领队一职。
作为领队,她不仅要保证每一次外采任务的完成,还要负责与各个社区的对接、与指挥部的协调,同时还要充分照顾团队内的每一位队员,保障大家的安全,关心大家的需求……3月起,她将时间与精力都奉献给了一线抗疫工作,自己回家陪伴家人和儿子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
连日的核酸外采工作,让大家都记不清日子了,满脑子都是“我今天有几单”、“我还剩几单”……而自己的生日,赵春艳也早已忘在了脑后。“那天已经有差不多一周没有回家了,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大筛的概念,只有上百单的外采工作”,赵春艳说道。她通常负责带队进行夜里的核酸采样大单任务,基本都是下午出发,次日凌晨一点多回到医院。
生日那天,赵春艳刚刚完成惠南镇的5000人大单,由于体力透支,她向领导申请了2小时的休整,回到了家里。睡眼惺忪中,她看到了儿子捧着蛋糕激动地向她走来,她才意识到“今天是我生日?”但作为一名正与疫情赛跑的战士,赵春艳无法与家人共同度过一个完整的生日。在吃完蛋糕后,她便告别了儿子与丈夫,匆匆赶回医院等候指挥部的派单。当天她与其余4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了爱法新城3322人的大单,直到次日凌晨12点多才回到医院。
好不容易才有时间认真查看微信,赵春艳惊喜地发现儿子闹闹在睡觉前给自己发了一篇作文,并留言说“为了增加你的抵抗力,让你看看我心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赵春艳眼含热泪地读完了儿子的作文,心里满是感动,也有无法陪伴儿子的愧疚。但她知道,若是疫情能尽快得到控制,那么自己就能有时间回家陪伴丈夫和儿子了……就在两小时后,院方便收到了上级的指令,“第一次大筛”正式开启。那一晚全院出动,赵春艳去的是沪东,又不停歇地“再战”了48小时。回到医院后,休整了半天,又前往花木“再战”了72小时。后来的连续几日中,赵春艳穿梭在陆家嘴、花木、航头、北蔡……最后驻扎在周家渡街道,负责定期定点的采核任务,此外还负责支援陆家嘴及北蔡的队伍。
目前,赵春艳已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但她一有空就会与儿子分享自己在一线的故事,她的儿子闹闹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他的妈妈加油打气!4月14日,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大筛了,那天夜里吃饭的间隙,赵春艳像往常一样分享了自己的照片给儿子。没想到,在4月17日,她却收到了儿子为他画的一幅“写生”。
她知道,毫无艺术天分的儿子,平日里最不喜欢的就是画画了。此前,学校的美术作业,闹闹总是用简单的线条画人物来表达画中的故事。而这一回,是他第一次自己琢磨“光与影”的效果,第一次画出一幅“写生”画,并立刻分享给了妈妈。虽然知道自己的绘画水平有些“捉襟见肘”,但想到与妈妈的那个约定,为了让妈妈能够提高抵抗力,安全地在一线战斗,自己还是反复琢磨了一整天,尝试了许多次才小心翼翼地给妈妈发去。赵春艳表示,收到儿子的这幅画时自己非常惊喜,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平常采核累了,拿出儿子的这幅画看看,虽然儿子的画画水平确实有些“着急”,但心里还是暖暖的。
在问及赵春艳是否觉得辛苦难熬时,她回答:“这是所有采核人的路,这一个多月的历程像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回顾,等我老了再来回看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一定十分珍贵。即使再苦再累,我知道我回到家,家人一定会煮一碗我最爱吃的汤面条等着我”。
顶出一个春天
这是一个冬天,一个暖和的冬天,春日的久久不来,在人们的心上铺上了一层阴霾。所有即将到来的生机、美好、团聚和欢乐一同不见。
疫情的反扑,人人居家隔离,而身为医护人员的母亲为了抗疫,每日眼前就只有口腔和检验棒,日夜忙碌。以至于近在咫尺的她的生日,连同她的家人,被她遗忘...
我是没想到母亲能回来,尽管蛋糕已经买好。
星期日的早晨,从床上起来、去厕所洗漱、去客厅开灯,本该一气呵成的动作却戛然而止。母亲的鞋子!她回来了!
直奔她的卧室,扑在她身上。“妈妈!你回来了!生日快乐!”是最好的起床铃。一切都仿佛是文学作品中那美好温馨的团圆场面,但等看到她干燥僵硬的头发和带有血丝的眼睛,却又显得触目惊心而“今天是我生日?”的回复更是让人心疼不已。
“我们给你买了蛋糕!不过下午才能到,你今天不走了吧...”现实似乎总是不眷顾那些怀揣着美好愿望的孩子。“抱歉啊宝贝,妈妈只是因为太累了所以才跟领导请了2个小时假”耳畔突然传来了门铃声……
想来是叮咚买菜,但,意外之喜,是蛋糕!
双手捧出精心挑选的那名为“深爱”的玫瑰蛋糕,看着母亲感动的温柔目光,心中便也稍微好受一点。于是也不再为父亲把生日配文偷偷改成“老婆,生日快乐”而和他闹脾气。
点燃蜡烛,齐唱生日歌,许愿,看着母亲满足的身影,兴致勃勃的切蛋糕,激动的像个孩子,我也玩性大发,拿起一瓣完整的玫瑰花,就往嘴里放……
“啊!好苦啊!”
“哈哈哈~”在父母的笑声中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玫瑰……是苦的?
美好的事物背后却是满满的苦涩;母亲欢乐的两小时背后,却是她用无数日夜不能陪伴家人的牺牲换来的;当我们能在家中安心的品味生活的美好与苦涩时,想来也是那无数医护人员的努力换来的吧。
看着母亲匆匆离去的背影,与那不过60分钟的温馨……我哽咽了,一定是无数像母亲这样的医护人员的牺牲,才为我们顶出了那即将到来,不,已然到来的……
这是一个春天,一个暖和的春天,一个由一群白衣顶出的春天……
@九西病房 姜蕾蕾:
是姐妹更是战友:
上海护士与江苏护士在沪相逢
来到东方医院工作已6年的护士姜蕾蕾,在心内科监护室CCU、神经内科、内镜病房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平日里因繁忙的工作,她很少有机会回江苏老家看望家人。自3月初疫情起,姜蕾蕾在完成科室内本职工作外,还积极报名参与医院组织的外出采核工作。而从4月3日开始,她便驻扎在浦东陆家嘴街道,负责各社区的核酸大筛查与扫楼任务。已半个多月没有回自己的浦东小家陪陪丈夫与孩子的她,更别提回老家探望家人朋友们了。
4月初,上海的疫情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全国各省市纷纷派出医疗队伍来沪支援。姜蕾蕾的老家江苏,更是此次支援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长长的车队络绎不绝地驶入上海,而从未想到的是,姜蕾蕾的表姐梁慧就在其中的一辆大巴车上。
梁慧和姜蕾蕾一样,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任职护士。作为一名拥有8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得知上海需要支援时,她毫不犹豫地在单位报名加入了江苏省援沪医疗队盐城滨海分队。“我知道表妹已在一线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了,这一次,我们姐妹俩也算是一起并肩作战了”,梁慧笑着说道。
虽然姐妹俩都在浦东进行采核工作,但姜蕾蕾时常要负责扫楼任务,一户一户地上门检测,常常忙到深夜。而表姐梁慧每日有10个小时在江苏与上海间往返,每天只能睡上3、4个小时,即使姐妹二人负责的点位相距不远,但她们始终没有机会碰上一面。
不过好消息是,在各方医疗队的支援下,上海的采核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悉,4月16日,江苏盐城医疗队带领了588名队员支援浦东三林镇。当天完成率达103.7%,超额完成了任务。
4月18日是姜蕾蕾的表姐梁慧跟着援沪医疗队第5次支援上海,在这对姐妹花各自奋战半个月后,这一天,姜蕾蕾终于有机会和表姐见上一面。长长的队伍中,所有人都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但姜蕾蕾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已4年未见的表姐梁慧,这对姐妹花在路边紧紧相拥,激动的心情在眼角流露。此刻,她们不仅是姐妹,更是战友。
表姐梁慧兴奋地拿出了整整两箱从家乡来带的物资给表妹,里面有老家的特产牛肉、老鸭、五香香肠,还有家中长辈亲自腌制的咸鸡……她指着物资一一向姜蕾蕾介绍着。“一定是特别的缘分:与几年不见的表姐以这样的方式重逢!还给我带来娘家的各种食物!让我们家成为小区里!最富有的!(食物富有)……”姜蕾蕾在朋友圈里高兴地写道。这些食物不仅代表着家人对自己的爱,在这特殊的时刻更是一份鼓舞和支持。
短暂的相见,匆匆的分别。在这特殊的时期,姜蕾蕾和梁慧甚至都没有办法摘下口罩再认真地看一看彼此,姐妹二人就各自踏上了征程。她们带上彼此那一份力量的加持,携着亲友们爱的铠甲,在抗疫一线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白衣天使们的辛勤付出、全国各地夜以继日的无私支援,上海一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护理部 李雪雁:
纸短情长
给方舱工作的老公的一封信
护理部李雪雁给她特别的、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她的丈夫:耳鼻喉科医生张宇写了一封特别的信。在完成前期核酸采样工作后,应医院号召,张宇再次主动报名,前往方舱医院进行支援,已经大半个月了。
和前期核酸采样时一样,在这批方舱支援报名时,作为党员夫妻两人又不约而同地一起报名参加了,但是因为方舱一去归期未定,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两人协商:这次李雪雁留下。早在两年前差不多的时间和季节里,李雪雁作为第一批医护进入隔离点工作,当时是张宇开车送她集合,而这次是李雪雁开车送张宇前往方舱,回忆起这些,李雪雁内心更是百感交集。
其实,这几天里,因为长期抗疫的压力、对自己患病倒下的担心,还有不能照顾家庭的愧疚,她偷偷哭了好几次,也不敢和家里人说,更别说告诉张宇:进舱的医护不能带私人手机,而且她也不想让张宇忧心。于是她想了想,写下一封信,不仅是特殊时期的记录,也好像是和张宇絮絮念叨。
书信不长,但爱很悠长。
亲爱的老公:
距离你进驻方舱工作已经两周多了,我们全家都很挂念你,希望你一切都好。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让人们联系得更加紧密。平日里,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各自忙碌,少有交集。还记得很多年前,我们一起成功抢救一个病人吗?那是我们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上遇到对方,但没想到,第二次的合作竟会是以这样的形式。
从3月16日大筛查开始,我们经常一起出去完成采样任务,你手长所以大部分的筛查是你在完成,我腿脚好,扫楼上门由我负责,我们分工合作相互扶持走过了两轮大筛查,直到你接到指令要前往方舱。4月5日,我刚完成大筛查采样任务,开车送你去方舱的路上,内心百感交集。从大学开始相识相守至今15余年,我们为数不多的分离,都是因为疫情。2年前也是此时,你送我走上第一批隔离点的战场,2年后的今天,我又送你踏上方舱的征途,每一次分离,我们都会互道珍重叮嘱对方注意防护,告诉对方“保重”、“有我在”。我不知道这样的分离还会有多少次,但我知道一定都会是同样的场景。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何其幸运,无论彼此作什么样的决定,都会得到对方无条件的肯定和支持,虽有不舍,但无犹豫。我想,这也是千千万万医务人员双职工家庭的默契,互相扶持,并肩同行。
前些天,我经历了情绪的不安和低谷,其实有些忍不住向你倾诉,但有些不忍与你细说。不过虽然你不在,你的护身符我一直带在身边,无论在哪个战场,就像你一直陪在我身边一样。爸爸妈妈平时吃的药都已经备齐,女儿的作业都有检查,她还用橡皮泥给我们做了可爱的甜甜圈和杯子蛋糕,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
马上就快到我们10周年的结婚纪念日了,希望那时,疫情已经平稳,我们的战士们都已凯旋而归,我们也能够像每年一样,一起庆祝属于我们的节日;和女儿、爸妈一起享受春光烂漫。人间值得,有你皆安。
爱你的老婆 雪雁
2022.4.16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远去的飞鹰迅雷下载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10585.html二郎,2017年9月汽车销量,300265股吧, 作者:汕头口腔中心 也许有些朋友从来没听过骨开窗这个词,或许有人已经听说过但并不清楚骨开窗具体是什么情况。是不是真如网上流传的,骨开窗就是正畸导致的?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小小的科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