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03
幽门螺杆菌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很多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名词,熟悉是可能自己就正在被这个细菌感染。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对于幽门螺杆菌,我国就有7~8亿人被感染,也就是说,每2个本站
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本站
健康产业以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涉及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康复护理、养生养老等服务业领域,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康食品、健身产品等制造业领域,横跨第一、二、三产业,涉及研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环节,具有产业领域广、链条长、成长性高等特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助推健康中国行动,均具有战略意义。
理念是健康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我国健康产业领域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具体体现为,健康产业资源总体不足与部分领域环节供给过剩并存,健康需求潜力巨大与有效需求结构性错配并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受重视程度和观念与新时代和新形势不相适应。第一,健康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未来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健康因素在推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保障中的支撑作用不明显。第二,城乡群众的健康理念比较落后,健康服务的受关注度远远超过健康预防,社会公众通常重视疾病发生后的健康服务,忽视疾病发生前的健康预防,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第三,健康产业领域基本和非基本的界限不清晰,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与政策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健康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复合产业,也是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我国健康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满足个性化需求、系统性解决健康问题的多层次产业体系。第一,健康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链偏短,健康服务与旅游、保险、教育、信息等相关产业还缺乏互动合作与资源共享。第二,健康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以医疗服务和医药产业为主,高端业务规模拓展艰难。第三,健康产业深度挖掘意识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应有的产业链条没有很好地拓展开来,应有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没能得到较好释放。第四,健康产业各板块之间的关联度不高、系统性不够,资源整合面临多重体制机制障碍,难以形成服务合力,健康产业也没有真正培育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后的新增长点。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行业标准还不健全,尚缺乏全面的质量安全、技术认证等产业规章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很多技术因为缺乏相应标准规范和有效的监管途径与监管手段,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管理行业和保健品行业鱼龙混杂,导致一些危害城乡居民的安全隐患出现,也挫伤了社会公众健康消费的信心和积极性。由于行业标准缺乏及政府监管滞后,我国健康产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质量安全事件屡有发生。
我国健康产业资源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健康产业资源总体上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则优于西部地区。二是城乡分布不平衡,医疗与健康服务业资源过度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因为具有人才、信息、资金、交通等优势,城市在医疗或健康服务设施设备、技术、药品等方面比农村更具有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虹吸效应。三是所有制不平衡,公办机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健康产业特别是健康服务业以公办机构和国有企业为主,市场化程度普遍偏低,社会资本进入仍存在形形色色的“弹簧门”、“玻璃门”和“旋转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国各地掀起健康产业发展热潮,纷纷提出将健康产业打造成本地区支柱产业,呈现出“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趋势,造成新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和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科技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健康产业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仍非常薄弱,创新能力缺乏仍是制约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健康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基础性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投入更少,导致生物医药、化学药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多,对国际技术形成较强的依赖性。在医药行业,我国长期以仿制药为主,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医药行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在医疗器械行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3%左右,而发达国家超过15%。健康产业领域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薄弱,鲜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健康产业涉及诸多主管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措施及监管标准缺乏有效衔接,难以适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政府政策和财政资金普遍存在“撒胡椒面”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健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甚至加剧各个省份之间盲目的内耗式竞争。健康产业涉及健康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等诸多行业领域,政府职能定位上不清晰,大包大揽的过度干预不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容易挫伤社会力量参与健康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健康产业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健康产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欠缺规范,健康产业人才瓶颈十分突出。第一,健康产业部分从业人员不够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我国对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非常重视,培养了大量卫生技术人才,但对健康教育特别是健康服务相关的教育重视不够,有关健康服务管理方面的学科与人才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第二,健康产业专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薄弱。目前从业人员不少为本科以下学历,且有部分为非专业人员,也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从而极大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提速、人口老龄化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等,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将大幅增加,药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加快增长,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推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人类健康管理的智能化,远程诊断、智慧医疗、个体治疗等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出现,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生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要紧紧抓住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和发展机遇,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尽快研究制定国家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满足国民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健康产业,努力将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发展新动能。
树立大健康理念,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涵盖医疗、保健、康复、研发、孵化、科教、商务会展、有机农业、休闲旅游等领域,除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和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外,大力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制造的有机融合,加快促进健康与养老养生、休闲旅游、互联网、体育健身、药械研发、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催生更多医疗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医、养、健、智”四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
将健康产业纳入产业扶持范围,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明确产业扶持政策以及财税、金融、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时,强化对健康产业的引导和支持。
加快推进医药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动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加大对健康前沿领域支持。通过重点项目发展支持专项,实施集中突破、先行先试,整合政策、技术、资金、人才、平台、孵化器和产业基地等各类资源,发现重大共性问题并针对性解决,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和运行效率,树立行业创新标杆,系统打通产业价值链。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空间资源,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符合地方特色的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引导各地健康产业差异化发展。科学确定各地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健康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形成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
加强引导规范,搞好顶层设计,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集约发展,做到园区布局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供应能力与需求相匹配。优化东、中、西、东北区域的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适度集聚、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分别选取东、中、西、东北等区域的典型地区,开展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示范,赋予示范区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权力,推进土地、户籍、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创新,破除发展阻碍、积累发展经验、寻找发展路径,而后在全国范围推广。强化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管理,加快产业基地(园区)、集聚区、特色小镇等健康产业集聚平台的规划建设,通过重点集聚发展平台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引领健康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方向,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医疗机构、医药医疗设备研发机构、康复保健机构的研发能力,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激励手段鼓励创新,发展健康产品和服务机构自身核心能力。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健康产业信息统计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为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鼓励发展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支持发展新型健康产业业态和新兴产业,拓展健康产业发展空间。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健康产业内容升级和结构优化,完善健康产业链,形成覆盖健康服务前、中、后端的全产业链条,促进健康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普及基础健康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差异化、精准化健康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个性化需求。培育高端健康产业市场,推进中等层次健康管理促进服务,保障基础健康服务,形成高、中、低不同层次协调发展的健康产业体系。在有条件的领域或机构中实施健康产业不同领域的关联融合,实现范围经济。加强医疗机构、大中专院校、健康产业企业的联合互动,形成健康产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完善产业链条。
建立健康产业园区,培育健康产业集群,实现集聚效应。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倒逼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升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合力。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和推行行规行约、技术标准、从业培训等,指导和规范健康产业发展。搭建生命健康相关技术、产业信息化服务、中介服务、人才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环境的优化。
加快健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加快培养、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从业人员。加快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解决基层人才不足问题。以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能够体现护理服务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价格体系和医疗保险支付体系,从制度上、机制上促进临床护理队伍建设。
本站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本期重点围绕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邀请3位专家进行探讨。 主持人: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