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我国国企改革取得系列成果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0-12
现阶段,各地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不少用户已体验了数字人民币支付。最新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白名单用户已达1000万。 7月份以来,三地传出大规模数字人民币本站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我国国企改革取得系列成果本站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第十年,在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指引下,央企和地方国企破除多方面约束,将改革全方位铺开,并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
十年来,国资国企系统瞄准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发力、多点突破,重组混改不断推进,多元激励深层突破: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重大举措相继落地,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取得新突破;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成效日趋明显。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关键阶段,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加大攻坚力度,在改革落地见效上下功夫。
“这十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
“2013年以来的新一轮国企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新阶段,围绕提升效率、改善治理、优化资本债务结构、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创新和优化激励等方面开展。”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策略分析师李求索总结了过去十年来国企改革的几大亮点,其中,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等是改革重点。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成绩。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经过大力推进重组整合,先后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的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五级以内;全面收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的问题。
改革重组的过程是“瘦身健体”的过程,更是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的过程。“国企改革的重点无疑是公司治理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国务院国资委2016年公布“十项改革试点”,其中前八项属于公司治理改革范畴,如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等,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际上也是“十项改革试点”的落地。
“可以说,公司治理是国企改革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高明华表示,通过十年改革,国企党组织与董事会之间的权责边界基本厘清;各级国企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职业经理人制度在越来越多的国企中得到推广;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2013年至2021年,国企混改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国企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国企从2020年的40家跃升为2022年的50家。
在诸多改革亮点中,一个重要突破是,通过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现了从传统母公司“管企业”向真正股东“管资本”的转变。
高明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截至2022年6月,中央企业中有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省级国企则有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是国资监管体制由“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够减少政府干预,同时塑造“人格化积极股东”。
作为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之一,中国国新正是过去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助推者,也是“管资本”的践行者。中国国新有关业务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了在助力国企改革方面的努力: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组建国家管网集团,出资支持鞍钢重组本钢、中国电气装备重组整合、东航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以及中国绿发、中国商飞增资扩股等;聚焦盘活存量资产,与央企合作设立业务平台,助推央企“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运作,服务央企上市公司192家等。
在李求索看来,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模式转变,大大提高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根据中金研究成果,央企和地方国企盈利增速近5年有所提升。“2016年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央企和地方国企近5年以来的平均营收增速小幅反弹,且在非国企盈利增速小幅下滑的同时,央企和地方国企5年复合净利润增速分别提升至9.5%和13%,地方国企盈利复合增速基本与非国企持平。”他表示。
国企的资产规模跃升和效益提升,有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成色。翁杰明透露,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央企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承担了全国约80%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十年来,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18.2万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
李求索表示,随着国有企业整体绩效的逐步改善,国企改革的质量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最近几年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除了应对原有问题,对于创新发展的要求、改革企业范围和层次也在深化,而且改革也从试点走向全面铺开。
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十年来,国企央企打造了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有效填补了多领域空白:集成电路、5G通信、高速铁路、大飞机、发动机、工业母机、能源电力等领域“卡脖子”问题不同程度得到缓解,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出现突破。
“2018年后随着国际竞争与保护主义的抬头,重视科技安全、科技自主对于大国经济体越发重要,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也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国有企业在支持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方面正在发挥作用。”李求索表示。
除了常规的改革动作,国企在推动绿色发展、践行ESG方面也更加积极。“未来,国企改革需要注重朝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改革方向迈进,包括对于创新的要求提升,建立更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李求索说。
本站 记者从23日召开的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各地已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190.9亿元,惠及3.1亿人次。同时,6月至8月间因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