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商业银行场景金融新方向探索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9-26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若干措施,指出应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新就业形态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本站
大健康产业:商业银行场景金融新方向探索本站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健康产业移动化需求飞速增长,催生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新形态。疫情爆发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愈加深入,新的技术异军突起。商业银行应主动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围绕健康和养老新业态,构建属于自身的大健康场景金融生态圈。
当前,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均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和亚健康等问题趋于严重。同时,消费升级迅猛来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党中央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后,全民健康管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大健康产业被视为未来拉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大支柱。我国人口总量较大、老龄化社会逐渐来临、民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持续攀升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综上,居民养老、医药电商和移动问诊等大健康产业未来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市场。
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加速改变传统大健康行业模式,移动化、人性化、差异化将成为大健康行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发展,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监测疫情、行程检测、整合资源、线上就诊等多个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居民对移动化大健康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解决健康服务消费者的痛点并搭建大健康产业服务平台,成为当前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生态场景的搭建与经营是引客、活客、黏客、留客的必经路径。现在的银行竞争更多的是场景以及各类场景整合能力的竞争,占有入口才能有流量资源,才能占有消费需求与服务供给。传统以金融为核心的单一维度商业模式已难以吸引年轻客户,必须寻求新的业态,从低频、非场景化服务向高频、场景化服务突围。
随着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的发展,金融服务正逐步嵌入生态场景中。银行可以打造内容生态圈,通过连接各类场景,融入更多金融与非金融需求,提供高频次服务。因此,构建大健康金融生态圈,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突破自身APP场景非高频的瓶颈,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并进行场景延伸。同时也可探索大健康场景与商业银行业务联动的新模式,推进大健康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有机链接。
此外,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大健康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健康医疗模式将发生变革,健康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在此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借助政策红利,参与并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围绕自身优势打造良性运转的大健康金融生态圈,在新兴产业中占据先机,成为自身发展升级的重要契机。
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积极引入并自建多样化的场景应用,打造商业银行特有的“互联网+健康”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构建起适应自身发展、有特色的大健康金融生态圈。连接客户、医生、医院、医药医疗器材厂商、互联网平台公司、保险公司等多方,打通从B端到C端之间的路径。通过向客户提供一揽子互联网大健康服务,打通并覆盖大健康领域全场景,实现互联网大健康场景与商业银行大健康金融业务联动,逐步构建“一站式”的综合大健康服务版图。
商业银行构建医疗金融生态,应该深入场景嵌入。通过场景建设切入医疗服务,深度参与智慧医疗建设,可以为银行用户提供集预约挂号、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医药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提高客户就医便利性,并且让商业银行在拓展自身业务服务范围外,通过银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获客能力和客户黏性。
目前以远程问诊为核心的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技术在大健康行业的最新应用,鉴于银行并非互联网医院本身,故银行的定位应该是医疗健康资源的整合端和推介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开发了自己的移动银行APP,但是能与医疗健康生活圈平台互联互通的还比较少,能够为客户提供医疗附加服务的也很少。
商业银行可与互联网大健康企业开展跨平台、跨行业的战略合作,手机银行APP通过开放API接口、提供SDK嵌入、接入公共H5等方式接入第三方入口,在手机银行APP里部署大健康APP微应用场景,实现手机银行APP与医疗健康生活圈平台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健康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传统医疗行业注重解决人们的生理疾病,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亚健康”概念的流行,人们也更加注重如何提升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麦肯锡2022年的调查,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远超其他国家,有超过6成的消费者将健康视为最重要的需求,健康产业不仅仅围绕着解决疾病,更出现了推动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的新热点。用“健康”的角度看待用户群体,原来潜在的“病人”不见了,会有很多不是“典型”的群体出现,这些用户有非常明确的医疗健康保健需求。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利用自有生态场景,搭建以健康养生为主,专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大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和服务模式,该服务平台上可以分为分享互动、健康医典、健康档案、康养服务等板块,提供专业化大健康服务。通过和专业公司、医院的合作,推广围绕提升健康的保健服务,采取社交平台的工具如直播提升客户黏性。
大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设计积分、进阶、任务等一系列互联网营销模式,结合商业银行本身的积分体系,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权益,培养客户使用银行APP获得医疗服务的习惯,为商业银行大健康金融服务,乃至商业银行其他各条线业务引流、蓄流、促活。
首先,与相关公司机构合作推出嵌入场景的消费服务。如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医美市场,市场规模已达两千多亿元,单笔交易往往客单价较高,前期市场上有很多不合规的第三方机构介入,导致医美分期市场乱象频发,商业银行构建大健康生态圈,可以推出针对医美消费的产品,构建产业生态环境。
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合作在线上场景中开展保险业务。目前国内互联网保险规模达到2900亿元,其中寿险占到约70%以上,随着国家监管部门出台行业规则文件后,市场上目前预计只剩二十余家机构可以完成主流产品险种的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契合线上就医等场景,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线上保险业务,以银行信誉背书提高区分度,将有效扩展市场,增强用户黏性。
最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健康场景开展大数据精确营销。基于和多方合作搭建的生态场景下,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多角度的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够进一步解析客户需求痛点。洞察用户需求后,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等渠道推进数字化精准营销,向用户提供、分期等大健康增值服务。
商业银行基于连通客户、平台公司、医疗器材公司、保险公司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集合处理海量信息,助力构建跨越多个平台的大健康金融供应链。传统的金融模式多基于线下流程,材料收集、现场核实工作内容多、人力成本消耗大。而借助供应链金融,将不同部门、不同条线的资源信息汇总,将有利于打造高效的融资模式,进一步加深企业合作、降低业务成本。如企业方将与医院、其他供应商公司之间的合同、财务、物流信息共享至区块链上,银行可以更精准的了解物流和资金动态,从而评估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更适合企业的金融相关产品,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大健康产业因其专业性特征,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和风险。商业银行在构建大健康金融生态场景的过程中,应该在延续传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大健康产业的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场景化改造。通过借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相关合作平台企业、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围绕生态圈构建、各个环节资金存管、移动支付、入口链接、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通过合作构建精细化、智能化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商业银行可以便捷地对复杂数据进行解构、筛选和分析,具象化客户需求,精准化评估业务风险,快速转化相关数据进入业务流程中加以使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革新,商业银行需要面对挑战,加大金融科技力量建设,围绕大健康产业搭建生态场景,进一步通过互联网移动金融获客、活客,获取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实现传统大健康行业与商业银行业务战略性协同、跨越式发展的双重使命。
本站 10月份,小微企业各运行指数虽然略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复苏态势。 中邦(成都)电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罗慧婷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总体运营良好,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在销售端,公司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