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年提升166%提前完成目标计划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6-25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治疗效果不佳,极易复发转移,因此有 “癌中之王”之称。近年来胰腺癌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 平均每分钟新增7例癌症本站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年提升166%提前完成目标计划本站
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10年提升了16.6%。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解释说,这意味着每100个人里有25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前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2%的阶段性目标。
“‘预防为主’始终是我们党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米锋说,特别是党的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强化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综合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米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注重医防结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群众能够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其流行的重要环节。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持续加强健康科普,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初,我们组织专家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对公众关心的病毒传播途径、规范消毒、个人防护知识等进行了解读,相关信息也通过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推动广大群众掌握防控知识,减少恐慌情绪,增强信心。可以说,健康教育在这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米锋说。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提升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解释说,我国健康教育工作中提出,大力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多部门协作,统筹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各行业广泛宣传防控的政策措施,普及防疫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俊彩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属地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工作。比如第一时间发布涉区病例情况以及风险点位,开通24小时疫情咨询热线多期的疫情防控“十问十答”。充分利用张贴画、微博、微信、城市大屏等形式传播疫情防控的健康知识,还面向全区老百姓开展“五个一”健康科普活动,即一套宣传海报、一份告知书、一封致居民的信、一本发热患者指南、一组温馨提示,并发放各类宣传品,引导市民开展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在20多年的工作中见到了很多病痛折磨和生死离别,“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儿童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跌倒坠落伤、药物中毒、溺水、烧烫伤等,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的。每次去仔细询问病史的时候就会发现,通过规范日常生活行为、改变固有观念、增强社会关注度、增加和改善公共设施的安全性能或设立法律法规,有时甚至只需要改变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小小的理念,孩子们就会受到保护。”王荃说。
我国健康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特点专门开展了相关工作。李长宁介绍,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健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受益终生。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科动、用眼卫生、健康体重、传染病防控、网络使用等内容。近年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还针对性地开发了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编写了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和规范等,在编写过程中也关注儿童青少年认知习惯和特点,比如采取讲故事、绘图漫画等呈现形式,有效提升了传播效果。
家庭医生同样在百姓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勇涛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一个例子,“去年‘世界家庭医生日’,在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学生家长,说发现自己的孩子走路不太协调,有点高低肩,很担心。”
当时,家庭医生就对孩子的脊柱、步态、姿势和足底压力进行了专业评估,发现问题不是疾病导致的,于是提出了个性化健康指导,比如孩子应该怎么坐、如何站、怎么做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学会了在学习和运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调整了运动方式,孩子的体态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白勇涛说:“这10年来,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对于防控疾病尤为重要。”
近年来,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脱贫地区。米锋表示,农村地区,特别是曾经的贫困地区一直是我国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10年来,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健康教育阵地,培养基层健康教育骨干。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向贫困地区、向脱贫地区倾斜资源。”米锋进一步介绍,比如,2018-2020年,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为贫困家庭发放健康工具包,培养“健康明白人”。
之后,国家卫健委继续开展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入村屯集市指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河南把健康素养66条画进年画,青海、甘肃、广西等地通过民歌、山歌来传唱健康知识。各地都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让健康知识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经过共同努力,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显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7.13%提升到了2021年的22.02%。
据了解,我国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连续的健康素养监测,李长宁说:“通过健康素养监测,可以了解有关工作的现状,反映相关工作的成效,特别是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就目前我国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李长宁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已经提出,努力实现到2030年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的目标。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人通过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制作、推送健康科普内容,受到很多关注。但是,一些自媒体进行健康科普的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包括伪科普和虚假信息,带来了一定危害。对此,米锋说:“这项工作也是我们高度重视和一直致力推动解决的问题。”
2020年2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公室组建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来自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30余个领域的1000多位专家成为首批成员。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份都建立了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后续还将根据情况不断地完善,这些是健康科普知识的“生产方”。
近日,国家卫健委、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监管的主体以及相应的责任,旨在打通健康科普的“传播渠道”。
米锋说:“我们有了‘生产方’,再有好的‘传播渠道’,更多、更优质的健康知识将送到千家万户。”
在发布会结束时,米锋强调说:“虽然我们的健康素养水平有了提升,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仍然需要久久为功,需要每个人、全社会的继续努力。”
本站 ■ 到2025年,全区大健康领域重点龙头企业达500个以上,全区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 10月1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民政厅、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问题,向公众介绍近期正式印发实施的《广西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有关概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