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纪念塔成红色名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01-21
4月28日,湖南省桂东县三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礼赞建党100周年,唱响桂东新乐章——《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举行。来自全县各个部门、志愿者、学生、市民代表手挥党旗,放声粗大老头让我欲仙欲死
二七纪念塔成红色名片粗大老头让我欲仙欲死
↑郑州二七纪念塔。 本报记者 杨子佩摄
1971年在二七烈士殉难地建立的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郑州这个英雄城市的象征。纪念塔上陈列有关于大罢工和“二七惨案”的图片、实物和史料,以详实的内容再现了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二七纪念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连体双塔,1971年7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对外开放,就建在汪胜友、司文德等革命烈士牺牲的地方。塔高63米,共14层。此外,纪念馆内还有很多铁路元素,比如走廊中的铁轨扶手、窗雕等,这些都配合了纪念馆的展览主题。”郑州二七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庞倩华长期从事二七大罢工相关研究工作,为记者讲述了郑州二七纪念塔的前世今生。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两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多公里的铁路顿时瘫痪,京汉铁路总工会对外发表宣言,并提出了维护工人权益的五项条件。大罢工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调集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残酷镇压罢工工人,京汉铁路工人林祥谦、施洋、高斌等52位同志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但是京汉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没有退却,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踏着烈士的脚印,继续斗争。1925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与此同时,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布恢复。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恢复后,在继高斌烈士之后,汪胜友被推选为郑州分工会委员长,司文德被推选为工务处工人总代表。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为了配合北伐军打败吴佩孚,汪胜友和司文德等组织了秘密工会小组,经常在夜间到郑州至新郑间的铁路线上,卸掉连接钢轨的夹板,致使列车脱轨,中断敌人交通运输;割断电线,造成铁路指挥瘫痪。吴佩孚9月17日败退郑州后,对郑州铁路工人下了毒手,接连发出六次严查赤化的布告,到处缉捕工人。
1926年10月6日,汪胜友、司文德不幸被逮捕,带到伪十四师军法处关押。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汪胜友和司文德两位工人阶级的无畏战士,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痛斥军阀,视死如归,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信念。10月15日,二人被杀害在郑州的长春桥(今郑州二七广场)。
1927年6月,北伐军打到郑州后,工会为两位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当时的长春路也更名为二七路。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
1951年5月,与军阀一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京汉铁路管理局局长赵继贤在苏州被捕,1951年7月8日和16日,先后在郑州和江岸进行宣判大会,判处赵继贤死刑,并在江岸车站执行枪决。1952年2月,郑州各界代表和铁路工人与市民约3万人,在郑州二七广场举行公审大会,公审和处决破坏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工贼张世荣,并公祭汪胜友、司文德两位烈士。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二七精神”的郑州二七纪念塔自落成对外开放以来,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成为郑州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名片。
粗大老头让我欲仙欲死 9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3例,天津1例,上海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