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幸福的语言社会学剖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要】调查显示,妇女职业多集中于商业服务业,主要不良情绪诱因是压力大,已婚妇女受过家暴者为数不少,身体管理意识较差,参与社会保障状况不良。为此,要增强女性在权力社会的声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女性健康保护意识,丰富女性业余生活,关注妇女合法权益,开展妇女社会工作。
语言社会学是联系语言对社会进行的研究。本文从访谈女性健康幸福问题出发,从语言社会学这一罕见理论视角来分析探讨当今社会女性的现实根本问题。通过多阶段抽样、概率抽样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在河南和湖北两省19个地市内抽取8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54份,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有效回收率标准。调研抽样选取受访者主要为中青年,她们正处于人生黄金期,对自己生活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悟。在受教育程度上,主要选取具有较高学历的女性作为受访者,一方面她们能清楚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缺少话语权的状态,另一方面她们能清晰表述自己的感受,能够为本次调查提供丰富资料。然而,事实上妇女中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比例还不够高,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居多,因此也选取了一些低文化程度样本,以此来弥补样本代表性的不足。
工作压力。本次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体验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其中表示工作压力很大的占17.09%,表示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占41.27%,表示压力一般的占31.09%,而表示完全没有工作压力的占10.55%。我们将工作压力与受访者的年龄交叉分析之后,发现20岁~2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的工作压力相对较高,该年龄段的受访者均表示感到很大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其次是30岁~3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六成以上表示有很大和较大的工作压力。笔者以为,40岁~49岁年龄段的女性压力更大,只是该年龄段女性人到中年,大多已练就良好心态,能较好应对这些压力。将工作压力与受访者职业进行交叉分析后,数据显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其他职业相对较高,其次是商业从业人员,再次是服务业工作人员。
身心健康状况。当被问及自身的身体状况时,3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极少生病;42.6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较好,偶尔生病;17.7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较不好,经常生病;8.5%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很不好,患有慢性病。多数女性不会主动健康体检。被选比例较高的因素是“没有时间”和“没有必要”。
情绪是反映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调查了受访者的情绪状况,10.53%的受访者在生活中总是情绪低落,22.14%的受访者在生活中经常处于低落的情绪状态,63.16%的受访者偶尔会有低落的情绪,而有4.1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情绪低落的体验。在导致低落情绪的原因方面,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大”是主要诱因,其次是“经济原因”和“自我价值感低”。在已婚受访者中,被选率较高的原因还包括“子女照顾责任重”、“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在将受访者情绪状态与年龄变量进行交互分析之后发现,30岁~3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情绪低落的比率较其他年龄段高,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因素;其次是20岁~2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导致该年龄段女性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和价值实现因素。
婚姻家庭状况。婚姻幸福度方面,在对已婚受访者的婚姻幸福感的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对婚姻生活的评价是正面的,15.9%的受访者认为婚姻生活非常幸福,30.73%的受访者认为其婚姻生活比较幸福,37.74%认为其婚姻生活一般,而认为婚姻生活比较不幸和非常不幸的受访者分别占总数的11.32%和4.31%。在将婚姻幸福感与年龄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后,所得数据显示,30岁~3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婚姻幸福感最高,其次是40岁~4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然后是20~29岁的已婚受访者。家庭生活经历方面。本研究调查了受访者中已婚、离异和丧偶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经历,有六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在家庭中有过受害经历,包括遭受语言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等。而当被问及受害之后有没有想到向外界求助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时,有66.7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想到向外求助,有21.47%的受访者表示会向亲友求助,仅有11.74%的受访者表示会向街道、妇联、法院等机构求助。
业余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表明,35.62%的受访者表示业余生活主要做家务,34.46%的受访者业余生活选择逛街作为休闲项目,23.88%的受访者选择各种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19.81%的受访者业余生活选择上网。值得注意的是,仍有7.89%的受访者业余时间需要加班。此外,“学习”作为一个新兴业余生活项目已在城市居民中引起重视,有15.02%的受访者业余活动项目选择“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样,健身、旅游等休闲活动也在逐渐走进女性生活,并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
生活幸福感。此处所设定的生活幸福感,指的是基于工作、家庭、人际交往、身心发展等多层面的自我感受,而获取的综合的幸福体验。数据表明,多数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幸福体验,其中认为生活非常幸福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15.01%,认为生活比较幸福的受访者占41.05%,认为生活幸福感一般的占36.53%,认为生活比较不幸福的占6.33%,而认为生活非常不幸福的仅占1.08%。将生活幸福感与婚姻状况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已婚状态的受访者较其他受访者,普遍对生活有较高的幸福体验。而在对生活有不幸福体验的受访者中,绝大多数是离异和丧偶的受访者。接着,在将生活幸福感与年龄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30岁~3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的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其次是40岁~4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再次是20岁~2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
在影响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调查中,被较多受访者认同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婚姻生活状况,其次是工作和事业发展,再次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
第一,职业类别集中于商业服务业,工资收入水平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八成的受访妇女所从事的职业集中于服务业、商业、生产运输及各类工人、农林牧渔业,而公务员、专业技术类工作者的比例不到两成。农村妇女的职业生活更单一。绝大多数从事的是职业技术含量较低、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这种较低的经济地位导致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经济依附地位。
第二,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适中。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其在工作中感受到较大和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多来自于经济方面的因素。尽管如此,多数女性还是能很好地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有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对其现从事的职业比较满意或者很满意,而且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职业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她们的个人价值。
第三,身体状况存在隐患,身体管理意识较差。七成以上的受访妇女表示其身体状况处于较好的健康状态,极少生病或偶尔生病。妇女容易患的疾病集中于感冒发热、血压病、糖尿病、胃病、乳腺病、妇科病等。但是研究发现妇女对其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却很低,只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会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有三成的受访者只有在生病了才会想到去体检,而有近五成的受访者没有想过定期体检,多数受访者只有在生病时才想到去体检,甚至是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健康检查。
第四,心理状况堪忧,主要不良诱因是压力大。三成以上的受访妇女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有低落情绪感受,还有六成以上的受访者在生活中会偶尔有情绪低落的状态。而在不良情绪的诱因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因素,其次是自我价值感低;而在已婚受访者中“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是主要的情绪诱因。妇女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却仍在努力调适着自己心理状态。
第五,已婚妇女与子女关系好过丈夫,受过家庭暴力者并非少数。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已婚受访者对其婚姻家庭生活持满意态度,而在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方面,近半数的受访者与丈夫的关系非常好和比较好,而有六成的受访者与子女的关系非常好和比较好。相比之下,已婚妇女在家庭中更关注与子女的关系。在与丈夫的关系方面,引起夫妻矛盾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事务处理因素,其次是兴趣和爱好的因素,再次是经济因素。而在与子女关系方面,引起亲子矛盾的主要因素是学业问题,其次是子女的交友问题,最后是经济因素。数据表明,妇女在结婚后会把生活重心更多地放在子女的教育上。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六成左右的有过婚姻经历的受访者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有过受害经历,包括语言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等。但是,受害后有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不会向外求助维护自身权益,而在求助渠道上,绝大多数受访者选择通过亲戚朋友这种非正式网络解决问题,只有极少受访者选择通过政府、法院这种正式网络维护权益。可见,妇女的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性别意识还十分微弱。
第六,参与社会保障状况不良,生活保障存在隐患。本研究发现,只有不到五成的被访者享有全部的“五险一金”,在这些保险类别中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最低,只有四成;然后是生育保险,参保率为五成;再次是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是六成;参保率最高的是医疗保险。如此可以推断,一旦妇女遭遇工伤、失业、退休等情况,将会处于十分脆弱的境地。
第七,业余主要活动仍是家务劳动,妇女家庭传统角色并未改变。在本次调查中,3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家务活动是她们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其次是休闲娱乐与逛街。“长久以来,女人根本没有反抗甚至发声的社会权力,故使脆弱平庸的男人在社会上展翅高飞,返家仍是一家之主,享受着妻子与母亲的照顾。”①但是,调查也发现,部分妇女已经在挑战“主妇”一传统角色,将业余时间用于旅游、健身、学习等新兴时尚且有意义的活动上,不过能够做到这些的多是中老年妇女。
第八,生活满意度尚可,但高房价和新《婚姻法》妨碍幸福感。在生活满意度调查中,5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生活比较幸福或者非常幸福,而能够影响她们生活幸福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生活和工作成就感。并且六成以上的妇女认为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尽管当前生活中会低落、有挫折,但是多数妇女仍然坚强乐观。然而,虽然感到幸福感一般、比较不幸和非常不幸的妇女加起来不足45%,但无论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表示面临高居不下的房价和新《婚姻法》不保护传统习惯上不买婚房的女方等现实问题,足以影响女性幸福。
第九,农村妇女生活单调,影响妇女健康尤其是儿童成长。多数农村妇女是家庭顶梁柱,很少关注自身健康和幸福。在一些当地经济较发达的乡村,21%的妇女除家务外,看孩子或打麻将和扑克牌度日。大多数农村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很少关注自身身体素质提升和能力发展,这种思想不利于女性地位提升和社会流动,并且十分妨碍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女性社会工作介入女性生活之必要。女性社会工作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是从女性的经验出发来进行分析女性遭遇的问题和困难,专注于女性社会地位与其个人困苦之间的联结,回应她们的独特需要,创设社工与案主之间的平等关系,并探讨结构上的不平等,以整合的方式满足女性特点的需要,并介入她们生活中的诸多复杂性,包括大量的压力和对女性各种形式的压迫。②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声音可以通过不少渠道得以抒发,但是,仅靠工会、妇联解决女性问题有一定局限。为了区别于以妇联为核心开展的妇女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应该在糅合社工价值观和方的同时,关注女性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为女性提供个别化的专业服务。
政策建议与实务。第一,增强女性在权力社会的声音,保证劳动力市场对妇女的开放。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保障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权利和获得与男性均等工资的权利,禁止一些职业职位在招聘时变项歧视妇女,严格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就业秩序,保障妇女的就业结构得到优化,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经济和地位。第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女性的参保范围。首先需要政府用明确的法律规范确保女性职工在工作单位能够获得全额的社会保障;其次应该对那些无法从工作单位获得保障的女性进行参保宣传,同时专门开设便利通道帮助这些妇女顺利参与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类型。第三,进行身心健康宣传,提高女性健康意识。开展相应的健康宣传讲座,为广大妇女讲授健康管理知识,并倡导定期身体检查理念。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女性的心理情绪问题普遍存在。为此,要运用个案等工作形式,为有问题的女性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帮助她们发泄和缓解问题情绪;并让妇女形成互助和自助网络,帮助她们走出心理低谷。第四,开展多样女性活动,丰富她们业余生活。针对女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倡导发展和挖掘女性的潜能,在社区开展女性健身的活动、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女性读书小组,职业女流小组,等等。第五,关注妇女家庭经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一方面需要社区中的组织和相关政府机构加大对每个家庭情况的把握,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另一方面需要对女性开展普遍的维权教育,对她们进行意识醒觉的提升,从认知上进行赋权。此外,各社区可以组建妇女互助和支持网络,对受害妇女进行心理的支持和危机介入工作。第六,建立妇女社会工作站,强化女性社会工作。妇女的精神世界是最需要关注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领域。我们应需要在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建立妇女社会工作站,组织专业的妇女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帮助妇女链接社会资源,丰富其精神世界,并令女性在自我价实现和生活幸福方面均取得进步和飞跃。
总之,增强女性在、经济、社会和家庭中的声音,提升性别平等的社会氛围。“强调妇女发出声音,关注妇女需要,建立以妇女为中心的医疗救助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等”③,强化女性身心健康,加强女性社会工作,是实现妇女幸福的重要保证与合理途径。
②[英]多米内丽:《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王瑞鸿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