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后上缴智商税男人5年花20万买“特效药”崩溃:根本没用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8-16
来自江苏南通的朱先生,从2016年起,先后花了20万元,购买了两种自称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但均无效果。
六月初,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公司非法聚众推销保健品。有关部门初步核实,该团伙所推销的保健品,实际上只是普通食品。调查结果显示,仅在南通地区,就有900多人被骗,涉案金额超过4000万。
据悉,这伙人会用、针刺等手法来招徕中老年人,然后再向他们推销产品,售价79美元,并以395的价格卖出。现已对该犯罪团伙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检索,可以发现2012年至2018年,与老年人保健品有关的判决书共190份。70%的案件受害人在10人以上,少数案件中,成百上千人被骗。抗衰老、增强免疫、抗癌等宣传词汇,吸引力很大。
在受骗人群中,不乏高学历老年人。黄婆婆曾是某知名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经常在退休后购买保健品。多年来,她在保健用品及用品上的花费已超过40万元,成了业务员眼中的肥肉。黄婆婆每月退休金近万元,基本上都花在了保健品上,连女儿也借钱买保健品。
年长者购买保健品,一般都是出于恐惧心理,年轻时,就会觉得死亡并无大碍,只是肉体的结束而已,上了年纪,死神的脚步越来越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会尽一切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片刻。
明星效应和从众心理,也是中老年人频繁上当的原因。有些保健品公司会组织讲座,请一些托儿去购买产品,部分网友觉得买的人这么多,肯定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潇洒的打开钱包。另外还有一些保健品假托领导、专家的名字,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人觉得不会有错,就掏钱买。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老年人却越来越孤独,他们的子女为了生活,长期在外打拼,父母生病时也无法陪伴。因病无助,对死亡的恐惧,迫使一部分老人寻求外在的寄托。一些保健品销售人员抓住老人的这一心理,平时嘘寒问暖,比亲人更亲,目的就是想从老人的口袋里掏出钱。
上面提到的黄婆婆也有几个女儿出国了,大女儿也在家里,却没有和她一起生活。某一年生病住院,大女儿和女婿基本上每星期都来看她,而那些熟悉的保健产品经营人员,天天来看她,伺候得比女儿还亲,黄婆婆觉得自己不买保健品,都有点不好意思。年长的人在为健康买单,而对自己的情感寄托付钱。
因此,要想降低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就必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怀。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支持,也要给予他们精神和情感上的回报,人对情感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像小孩子一样,不能回应,很不安全。
身为老年人,也要有较强的防骗意识,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保健品,生老病死,世间常态,保健品是不能对抗自然规律的,退休以后,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习外语、乐器,去健身锻炼,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会少很多。
社会也应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注。电视、广播电台可以开设更多的老年节目,让老年人有时间消遣无聊的时间,学校和社区也可以组建公益性质的教学团队,教老人们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与老人一起分享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乐趣,而不是把他们关在互联网的大门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