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心理发展动力《行为心理学》华生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31
有拖延症的人,最先考虑的是一件事情的最后期限
有拖延症的人,最先考虑的是一件事情的最后期限。他们把最后期限,当作是任务的最终底线。这就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十分宽松的幻觉。也就是说,哪怕是要求明天完成任务,那么至少还有一晚上的时间来做准备。由于最后期限心理,稀释了他们的紧张感,才使得他们总是拖到最后才做事情。
有拖延症的人,除了关心最后的期限之外,更加关心的是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他们会在开始某项任务之前,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来处理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这种想法,进一步稀释了他们的紧张感,让他们更加放松地去做目标任务之外的事情。
有拖延症的人,最后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没完成任务两性心理发展动力《行为心理学》华生,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基于惰性的本能,他们会预估一项任务如果没有完成两性心理发展动力,会有怎样的结果两性心理发展动力。而糟糕的是,他们往往低估了没有完成任务之后的结果两性心理发展动力两性心理发展动力。产生这一想法之后,又进一步稀释了个体的紧张感两性心理发展动力。通过三次稀释个体的紧张感《行为心理学》华生,很难想象他们还有什么动力去做一件事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因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总是自信自己可以在最后的“安全期限内”完成任务。对自我的盲目自信,是拖延症人格的通病。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在没有切身执行某个任务之前,人们总是以为自己可以胜任。然而真正去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才会发现有多么的困难。
执行完某个任务所获得的好的结果,或者是没有执行完某个任务所承担的坏的结果,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于执行这个任务的动力。而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对于这个结果进行消极的评论。也就是说,哪怕我完成了这个任务,对我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好处。哪怕我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对我来说也不会有多大的坏处。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完成一项任务,需要三个步骤:行动前的准备,行动的过程,对行动结果的评估。研究发现,有拖延症的人,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行动前的准备阶段。在执行某项行动前,他们所准备的内容包括:这项任务的最后期限是什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没完成任务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准备阶段结束之后,如果他们的评估是乐观的,那么就不会再有下面的行动了。遗憾的是,大多数有拖延症的人,都停留在了行动前的准备。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有拖延症的人,减少行动前的思考时间,甚至可以取消行动前的准备阶段。当你没有时间去思考这项任务的最后期限是什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没完成任务的最坏结果是什么的时候,你就会更迅速地进入一项行动中去。再根据拓扑心理学的力量,个体一旦开始某个行为活动,会有完成一个行为单位的倾向。于是你就会发现,拖延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