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疾病排行榜肺炎 百度百科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26
原标题:医周医事∣国家卫健委: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AI工具能预测冠状病毒未来变种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肺炎 百度百科
原标题:医周医事∣国家卫健委: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AI工具能预测冠状病毒未来变种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肺炎 百度百科。《办法》共6章42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资格和要求,并依法明确疫苗、血液制品、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二是压实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责任。明确第三方平台应当设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交易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备案。同时,要求平台与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药品质量安全责任,规定平台应当履行审核、检查监控以及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停止服务和报告等义务,并强化平台在药品召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监督检查中的配合义务。三是明确处方药网络销售管理肺炎 百度百科。考虑用药安全风险和线上线下一致性管理要求,明确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并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区分展示,并明确在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包装、标签等信息;四是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明确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网络销售监管中的职责划分和违法行为查处的管辖权,要求强化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工作,对监测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按照职责进行调查处置。强化药品安全风险控制,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明确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售、使用、进口等措施。
9月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以来,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100%的省份、85%的市、69%的县建立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各地建立健全了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截至2021年底,2200多家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
“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应用成效不断凸显,国家卫健委正全面推进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10项服务30条措施,深化便民惠民“五个一”服务行动,全国各级医院普遍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分时段预约就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优化改造就医流程,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我国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大数据在疫情防控、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物资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也明显增强。贯彻《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国家卫健委制定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服务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组建网络安全专家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安全监测,切实提升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近日公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按不变价计算,R&D经费比上年增长9.8%中国十大疾病排行榜,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R&D投入继续呈现大体量、高增长特点。从投入规模看,我国R&D经费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份额由2016年的44.2%提高到2020年的49.1%。从增长速度看,2016—2021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2.3%,明显高于美国(7.8%)、日本(1.0%)、德国(3.5%)和韩国(7.6%)等发达国家2016—2020年的增速。从投入强度看,我国2021年2.44%的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29%)等创新型国家。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6.50%,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高等学校(简称高校)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第一主体。
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不断增强。2021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为76.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
东部地区对研发投入的拉动作用明显。东部地区对全国R&D经费增长的贡献为67.7%,领先优势依然明显。
9月6日肺炎 百度百科,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通过形式审查,表明该药品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已经连续四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累计纳入507个新药好药,调出391个疗效不确切药品,现行版医保目录西药和中成药增至2860种。肿瘤药、慢性病、罕见病和儿童用药等保障短板逐步补齐,医保目录内药品结构和疗效水平大幅优化,多数治疗领域的药品保障实现与国际同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其中,有250个药品通过价格谈判纳入医保,许多“天价药”谈出“平民价”,多数药品获得全球最低价,平均降价超50%。
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此前,国家医保局出台规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相关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那么,临时纳入支付范围的药品如果想要正式进入目录,也需要经过药品目录调整的流程。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就有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
根据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9/10的人没有良好的睡眠。该研究发现,睡眠质量欠佳更有可能患心脏病和中风。研究估计,如果睡得好,7/1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研究则使用了一个结合5种睡眠习惯的健康睡眠评分系统,调查了基线睡眠分数、睡眠分数随时间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间的关系。
研究包括了巴黎前瞻性研究III(PPP3)的7200名参与者,于2008~2011年在一家预防性医疗中心招募了年龄在50~75岁且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他们平均年龄为59.7岁,62%为男性。参与者接受了体检,并填写了关于生活方式、个人和家庭病史以及医疗状况的问卷。
在基线%的参与者睡眠得分最佳,8%的参与者睡眠得分较差。在8年的中位随访中,274名参与者出现心脏病或中风。研究人员在对年龄、性别、饮酒量、职业、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和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心源性猝死家族史进行整理后,分析了睡眠分数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联。他们发现,基线分,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就会下降22%。更具体地说,与得分为0或1的参与者相比,得分为5的参与者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降低了75%。
研究表明,良好睡眠具有保持心脏健康的潜力,改善睡眠质量与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有关。同时还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有睡眠困难。鉴于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认识良好睡眠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
2022年8月19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几乎一半的癌症死亡是由吸烟、饮酒和肥胖等已知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吸烟仍然是全球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研究通过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GBD)研究的结果,首次评估了34种行为、代谢、环境和职业风险因素列表如何在全球、区域和国家、跨年龄组、性别和时间推移中导致癌症死亡和健康不良结果。癌症负担的估计是基于死亡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衡量因死亡而损失的生命年数和残疾生活年数。总的来讲,2019年,全球有近445万例癌症死亡是由吸烟、饮酒和肥胖等风险因素造成的,占全球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44.4%。其中,男性癌症死亡人数中有50.6%是由于吸烟、饮酒和超重等风险因素造成的,女性为36.3%。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两大风险因素中存在差异:行为风险和环境与职业风险。在行为风险方面,男性(33.2%)因吸烟导致的癌症DALY几乎是女性(8.9%)的四倍。在饮酒方面,男性(7.4%)的癌症DALY是女性(2.3%)的三倍多。研究表示,男性癌症DALY较高可能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吸烟和饮酒。在研究环境和职业风险时,研究发现,男性(3.9%)与女性(1.3%)相比,癌症导致的DALY高出三倍,这表明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有可能暴露于致癌物高风险的地方工作。
研究表明,癌症负担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吸烟仍然是全球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其他导致癌症负担的重要因素也各不相同。
瑞士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预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未来变种,有望促进下一代抗体疗法及疫苗的研发,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细胞》杂志。
为了创建这一新型AI工具,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产生了大约100万个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变种,携带不同的突变和突变组合。刺突蛋白会与人类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蛋白相互作用以感染人类,疫苗接种、感染或抗体疗法获得的抗体通过阻断这一机制发挥作用。新冠病毒变体内的许多突变发生在该区域,这使病毒能够逃避免疫系统并继续传播。通过进行高通量实验及测序,研究确定了这些变种如何与ACE2蛋白和现有抗体疗法相互作用,揭示了单个潜在的变种可以感染人类细胞的程度,以及它们可以逃避抗体的程度。
研究表示,新方法有助于开发下一代抗体疗法,目前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些抗体,该方法可以确定哪些抗体具有最广泛的活性,也有望促进下一代新冠肺炎疫苗的开发中国十大疾病排行榜。
近日,公布于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2)上的一项大样本研究表明,8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步行至少1小时可降低40%全因死亡风险。研究收集了7047名85岁及以上参加韩国国家健康筛查计划的成年人的数据,参与者平均年龄为87岁,68%为女性。参与者完成了关于每周休闲时间活动时间的问卷调查,包括慢步走、适度活动(如骑自行车或快走)和剧烈活动(如跑步)。结果发现,与不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每周慢走至少1小时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40%,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39%。
研究还发现,相比于中等或剧烈活动参与者,每周步行1h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HR分别为0.50和0.46)。也就是说,无论老年人是否进行中等或剧烈活动,步行都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此外肺炎 百度百科,研究建议,步行时间不需要很长,每天只需10分钟,且研究分析运动量后表明,慢走即可达到最好效果。需注意的是,虽然步行看似轻松安全,建议体弱、肌肉减少、骨质疏松或易跌倒的老年人可进行抗阻力和平衡训练,等安全的时候再考虑步行。
这只是这项观察性研究得出的初步结果,未来要控制许多与死亡率相关的因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和痴呆,以确定步行与老年人的具体获益。
2022年8月22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仅通过读取一个人的呼吸特征就可以检测出帕金森病肺炎 百度百科。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传统手段上无法获得的临床见解。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检测帕金森病、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并使用夜间呼吸(即睡眠时的呼吸特征)跟踪疾病随时间的进展。该系统以一个晚上的呼吸信号为输入,可以通过佩戴在或腹部的呼吸带来采集。此外,为了让该系统可以每天晚上在家中睡觉的时候进行,而不需要接触受试者的身体,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外观像家用Wi-Fi路由器的设备,但该设备不提供互联网接入,而是发射无线电信号,分析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射,以提取受试者的呼吸特征。然后,呼吸信号被输入神经网络,以被动的方式评估帕金森病。期间,患者和护理人员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该模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从夜间呼吸中学习预测人的定量脑电图(qEEG)的辅助任务,这可以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并有助于解释模型的输出信息。
帕金森药物开发的平均成本和时间分别约为13亿美元和13年,这限制了许多制药公司开发新疗法的兴趣。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目前跟踪疾病发展的方法并不敏感,不能够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因此,需要几年时间的检测。相比之下,这个新型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对帕金森病进行性变化的敏感性证据。这将有助于缩短临床试验,并降低成本,从而促进了药物开发。到目前为止的初步证据表情,该系统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前的风险评估肺炎 百度百科。
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进步可以通过解决神经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重要挑战,从而开发出新的生物标志物以支持医学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