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认知的概念世界十大罕见疾病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维舟,书评人
维舟,书评人。曾两度被华文书评人年会、深圳读书节评为“中国十大书评人”之一,2018年获评经济观察报“年度致敬书评人”。现长年为《三联生活周刊》《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撰写书评,并为“澎湃·私家历史”世界十大罕见疾病、南都观察、“腾讯·大家”等撰写专栏。新作《中国的国家性格》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今年的春节长假被拖长到几乎一个半月。出门已成奢望,每天除了焦虑地刷各种纷至沓来的新闻,唯一还能让自己获得平静的活动,可能除了做家务,就只有读书了。这时候倒也理解了近代早期欧洲北部各国为何阅读率更高——这不仅是因为新需要自己解读经典,还因为他们的冬季漫长,又不便户外活动,能打发时间的也就只有阅读了。
时局之下,关注的重心不免也受影响,借机读了一堆与疾病、医疗史有关的书。其中有一些是买回来后一直放在那里还没读的,总觉得手头还有更要紧的书先读,现在它们突然“插队”到了前面来;另有一半多其实是重读,但在疫情之下,感受已大为不同——原先只觉得是一个边缘而新兴的领域,现在则充分体会到了生命的重要性。
疾病与医疗史在国内的兴起较晚,一批相关的著作大致要到2005年前后才陆续引起学界注意,即便今日,也仍处于主流视野之外,大抵只是作为理解历史或文化的“另类视角”。现在是到了重新认识它的时候了。
本书其实是“以医学史面貌出现的思想史”,通过对比中医和古希腊医学对身体的认识,来理解两大文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西医测量脉搏世界十大罕见疾病、注目于身体器官,这在近代启发了“人是机器”的观念和量化测算的思想,这本身已为客体化、祛魅化埋下了伏笔。
多年前初读时,印象最深的倒还不是结论本身,而是这种既宏大又精细的比较研究眼光,以及如何深入解读文本中隐藏的“无声的思想”,尤其是不同文化中的人如何观察这个世界。
东汉以降的中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瘟疫大流行的时代,本书系统梳理了疾病对社会的冲击,以及社会的认识、应对。资料相当丰赡疾病认知的概念,但分析略欠深入,作者的兴趣似不在深入理解思想观念本身,而在梳理这些观念如何随着时局发生变迁。
这是国内学者结合疾病史疾病认知的概念、环境史来考察长时段社会变迁的开创性著作,明显受到了国外研究的影响。胜在资料搜集齐全,也有很好的人口地理学功底(这是曹树基的强项)世界十大罕见疾病,但理论深度则属短板。
较有意思的一点,是结合中国的现实,将鼠疫的流行分为云南、粤闽、东北、西北等不同模式世界十大罕见疾病世界十大罕见疾病。换言之,疫病犹如一张试纸,各地的应对,折射出的正是各地原有的结构、社会动员模式和自救能力。不过这些模式的总结尚不够严谨,留下了讨论的余地。
相当细密扎实疾病认知的概念。从讨论宋代以降的医学知识入手,探讨中国人如何理解疾病和病因,由此发现背后的思想脉络和社会变迁。整体来看,梁其姿的学术关怀其实是通过医学史来讨论中国的“现代性”,因而也关注医药组织的发展、女性医疗从业者,这像是一种以医疗史的视角出发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即“从传统中国发现现代性”。这带来不少启发,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无时代错置的嫌疑。
余新忠的多种著作如《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等,都是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入手,而以清代以降的三百年为断代。总体而言,这一路径注重的是以疾病、医疗为方法,探讨社会的组织、反应和变迁,对更为抽象的医学思想、文化则多搁置。作为国内医疗社会史领域的拓荒之作,梳理、重建了基本历史脉络,但失之略浅,也有社会史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不自觉地忽视国家力量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中国传统的国家基本不承担公共卫生,但国家仍然在许多领域影响、干预、规范着医疗活动,而其角色本身就值得讨论。
关于中国近代公共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明确指出,“卫生”一词直到晚清才被赋予现代含义,并从原先的“养生”转变为与国家主权、科学实践相关的概念。不理解这种“卫生的现代性”,就无法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一系列话语。值得补充的一点是:这种特殊的现代性实际上也强有力地塑造了中国人对国族的身体想像世界十大罕见疾病,特别是女性身体疾病认知的概念,自此,“健康”成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论文集,可与《卫生的现代性》参照着读,同样是通过观察近代中国引入公共卫生制度,来讨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四位作者的着眼点各有不同,整体性可能略欠,胜在广泛利用档案、海关报告等第一手的文献,这些都是以往较受忽视的史料。
可能是国内学者在医疗史领域真正引起广泛注意的第一部著作,但杨念群本人并非专治医疗史,可能也因此,他的视野比较开阔,抛开具体的医学资料,而讨论医学话语在社会上的泛化和化。具体来说,便是从近代中国人如何被视为“病人”的思想史视角切入,来讨论“治病救人”如何变成中国近代的隐喻。全书横跨时段很长,所讨论的问题点也相当之多,固然新见迭出,但整体上稍显凌乱,主题不够聚焦。
全球史角度的瘟疫与人共生,自问世以来,无疑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全书重点其实不是落在医疗与卫生上,而是落在生态与环境上,强调瘟疫与人是在生态中互动演进的,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规律和命题,特别是认为人类社会本身也是“巨型寄生”系统,结尾谈到“现代医学并非无往不胜”其实也意味着“人类并非无所不能”,需要节制自我,与整个生态相互协调。
本书可与《血疫》参照阅读,都是对现代传染病的纪实作品,偏重的不是学理性,而在提供深度报道和。作者是获得普利策等三大新闻奖的第一人,在书中以许多细节和事实,对公众发出了具有预见性的警告。不过,总体上的一个感觉,是讲述了许多惊悚的故事,但对医疗人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到不多,也许对作者而言,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福柯是“生命”(bio-politics)概念的提出者,也是这一领域当之无愧的大思想家。相比起他另一本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本书更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要义,强调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市民社会在其中所具有的主体性。这当然远不止“疾病与医疗”的问题,而是强调现代中“人”所处的位置,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并要求它以人为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