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谱的概念中国最全的百科全书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16
人类史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部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
人类史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部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传染病如同天灾般,时时破坏、侵蚀与骚扰着人类的正常生活。近百年来,各类灾难更是频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重阳)运营团队近期梳理,本期再推出20世纪以来人类曾遇到的十种重大传染疾病。重阳君期望,这或许能帮助朋友们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疫情下的中国、世界与历史、未来。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传染病,每次都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第一次是由于在农业中的沉积作用,牲畜粪便沉积污染土壤,引起大规模的传染病;第二次由于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中国最全的百科全书,在这一大背景下传染病传染范围扩大;第三次由于19世纪列强扩张,占据其他国家领地。每次传染病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有三大最为重要、最为严峻的疾病:第一是霍乱,由细菌引起;第二是黑死病,同样由细菌导致;第三就是疟疾,以寄生虫为病原。
二十世纪来,虽然人们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种传染病依旧困扰着人类,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接来下,让我们揭开20世纪以来这些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吧!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它可通过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大家族,又称ABCD型。其中家族甲、乙人数众多,兵强马壮,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
甲型流感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的俄罗斯,随后的一年内席卷欧洲乃至全球。1918年春季,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爆发,它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疫情最早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发现,随后传到了西班牙,造成当地大规模的传播及死亡。据统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大约在7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000-5000多万。事后,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鸟类,可能是禽流感的变异,最大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爆发力强、致死快。在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后,人类终于对流感予以重视,并开始研究预防流感的疫苗,1940年美方研制了第一代抗流感的疫苗,1968年全球才大规模开始使用,前后近长达半个世纪。
重阳君认为,西班牙流感的诞生是传染疾病对人类的一次警示,1918年病毒尚未进入各国研究的视野,直到十余年后,流行冒由病毒引起的论断才被公开发表,大流感引发了人们对方的思考,这是一次传染病史上的无声“变革”。
相比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来说,2009年在美国爆发的甲型流感H1N1波及范围和死亡人数就相对降低了很多,即使如此,在16个月内,全球五大洲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214个,造成了全球约1.85万人死亡。而2017年在印度爆发的甲型流感H1N1共发现1.25万例患病者,约600人死亡,这也是自发现H1N1以来,成规模且死亡人数最少的案例。这是在经过血的教训后得到的宝贵经验,同样这也是一条人类抗击传染病的必经之路。
禽流感病毒最早发生于1878年,而截至目前,人类已发现十多种禽流感病毒,其中禽流感H5N1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是最强的。H5N1原是感染鸟类的流感病毒,1997年香港发生第一例直接感染人类的案例,当时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超高的致死率引起社会大众的恐慌。而自2003年起,世界各地都传出禽流感的爆发事件,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人传人的案例。同样是禽流感病毒的H7N9最早被发现于2013年的中国上海和安徽,而最严重的则是2015年爆发的全国范围内的禽流感H7N9,累计确诊134人,死亡37人。
重阳君认为,人类与微生物、动植物共同居住在地球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克制的平衡和共生关系,人类发展与动植物进化是一样的,都反应出这个生态体系的变迁,而要打破这种平衡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像人类过度开发就会造成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压力,这其中就包括微生物——病毒。因此,绿色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甲型流感的传染性不同,乙型流感不会在动物间传播,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在人群之中传播。乙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最早出现于1971年。2019年9月,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甲乙混合型流感疾病谱的概念,据美国疾病中心估计,此次流感乙型占49.6%,以Victoria系为主,甲型占50.4%,以H1N1为主。截至目前,美国至少有2200万人感染,其中有21万人需要住院治疗,死亡人数超过12000人。而此次如此多的传染和死亡人数,是因为美国仅有45.3%的成年人和62.6%的未成年人接种了流感疫苗,远远少于覆盖全国人口所需的数量。
重阳君认为,这一次肆虐美国的大流感,虽然造成多人死亡,但并没有给民众造成严重的恐慌心理,其中的原因是美国的防控机制较好,信息披露也一直及时、充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次的流感病毒是已知病毒,人类对它比较了解,知彼知己,就不容易感到害怕。
在人类历史上,疟疾素来有之。如今每过一分钟,就有一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全球每年会有2亿人感染疟疾,死亡人数更是超过百万人中国最全的百科全书。疟疾具有传播快、易反复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1692年清代康熙皇帝就曾被传染疟疾,后服用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霜才治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曾爆发过两次大范围的疟疾传染,虽然多数情况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贫困和偏远地区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有2.07亿疟疾病例,其中有62.7万人死亡。此外,2016年全球有2.16亿例疟疾病例,疟疾死亡病例44.5万,这两次全球疟疾爆发非洲地区都承受了90%的负担,由于受当地公共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在非洲疟疾控制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重阳君认为,从世界版图来看,中国也曾是疟疾的流行区,新中国成立之前,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发生,全国70%的县曾患有疟疾感染病例。当前,在全球的积极防治下,疟疾虽然已得到有效的防治,但要彻底消除疟疾不仅仅需要在医学方面的创新和探索,更需要全球政策创新,以及合作伙伴的联合防治等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
霍乱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多次大爆发。第一次始于1817年,随后的几次爆发,均发生在19世纪,故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和急性肾衰竭,死亡率甚高。仅仅印度,在一百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20世纪以来,霍乱最大的一次爆发是1961年的印尼,先后扩散到孟加拉、印度、俄罗斯;同年,中国自建国后第一次发现霍乱传染,从广东西部传播到一些内陆城市。2018年非洲十一国大规模发生霍乱,据WHO报告,感染霍乱的人数将近120万人,因霍乱而死亡的人数也超过5000人。
霍乱从未被彻底消灭,虽然人类已与之抗争了200多年,但它的影响对人类依然是具有威胁的。据WHO统计,目前每年仍有超过130-400万人被霍乱传染,导致2.1-14.3万人死亡。虽然WHO已经在积极规划和实施针对全球霍乱的战略安排,要想彻底消灭霍乱,仍任重而道远。重阳君认为,要立足于长远,早日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机制,是长期有效对抗传染疾病的最好保障。
SARS于2002年发现于中国广东,并逐步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香港、、加拿大、新加坡和越南等地区和国家不断发生疫情扩散。截至2003年8月,中国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4959例,死亡349例。其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严重时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重阳君觉得,当初由于不了解病情,互联网对疫情的评论较为混乱,导致了民众对SARS的恐慌。不过,这也给我们后续的科学防控、快速应对提供了一次经验和教训。而非典之后,中国的卫生防疫制度逐渐健全起来,包括信息公开制度、应急制度、户口制度、医疗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等都加以完善,这也是中国在今后大规模防控传染疾病的样板。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于中国武汉,2020年1月12日被WHO正式命名,后续逐步扩散至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德国、越南等26个国家。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截至2月19日,国内确诊病例74280例,治愈14546例,死亡2009例,国外确诊病例920例,治愈115例,死亡3例。
重阳君认为,在疫情发生后,国家的防治迅速果断、信息公开及时,这为防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研究工作者争取了大量时间。相信疫情过后,全国各行各业会重新恢复生产,经济也会逐步回升。病毒和灾难并不会打垮一个泱泱大国,反而经历此次事件,中国将更加强大!
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里出现,起初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休克,然后七窍出血而死亡。在此后的短短几个月内,患病者数量一度达到300多人,更可怕的是88%的感染者死亡。《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写到,“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可想而知埃博拉的可怕之处。事隔三年后(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至此埃博拉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臭名昭著。2014年,埃博拉在沉浸多年后再次出现并席卷了西非多个国家,造成感染病例19031例,其中7373人死亡。埃博拉病毒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WHO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
要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和传染源。埃博拉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应加强各国国境检疫。重阳君认为,每一次抗疫都是一场战争,若所有人都参加了这场战争,那么人类也会因此而不断地变强大。
黄热病是19世纪较为普遍传染疾病,它是经蚊虫叮咬后传播,主要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热带地区流行,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黄疸、出血等,严重时可致死亡。自1937年美国医生、细菌学家马科斯•泰勒(Max Theiler,1899—1972)发明了17-D疫苗后,黄热病得到了有效抑制。2016年,非洲安哥拉、刚果和乌干达等地集中爆发了黄热病,疑似病例达7509例,其中确诊970例,死亡130例(病死率为13.4%)。这次黄热病的集中爆发再次使得人们看到了它的潜在风险。两年之后,黄热病再次入侵了南美洲,2018年巴西全国共确诊黄热病病例1257例,其中394人死亡。
重阳君认为,任何一种传染性疾病都不容小觑,更何况是已经有了预防疫苗的黄热病。在这些烈性传染病面前,人类之所以生存下来,更多是靠自身的免疫力。而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染性疾病。大多数传染病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特效药,只能依靠早期的疫苗预防传播。事实证明,人类还是无法战胜自然和超越自然的,因此更应该加强身体和精神的历练来抵抗外在的风险。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麻子”:朱元璋和康熙,都是天花患者。但是天花在中国史书上更早的记录要从公元42年说起,光武帝刘秀派遣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南下平叛,虽然打了胜仗,但却从俘虏身上带来了一种神秘的传染病,有一半的将士因此而死,引起整个东汉王朝的恐慌,而这种传染病,就是天花。1926年,印度天花造成惊人的疾病灾害,死亡50万人。1974年,印度再次发生天花流行,患者10万人,死亡3万人。
这种恶性疾病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直到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极小。1980年,WHO宣布天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彻底灭绝的第一种病毒,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完全消灭的人类疾病。
重阳君觉得,疾病无国界,消除传染病需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努力疾病谱的概念。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传染病的大流行,都可能对国家、文明产生巨大影响。不过,在另一方面,传染病也催生了现代公共卫生,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说过,传染病是人类历史的决定因素之一。
登革热病起源于1823年的西非,它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地区为东南亚疾病谱的概念、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1953年,菲律宾曾发现登革热病例,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传入美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病多发生于夏秋季,患者多数为青壮年。1978年登革热又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流行,而近十年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迅速蔓延,全国累计病例60多万例。时隔多年后,2019年菲律宾报告了40614例登革热病例,马来西亚报告26545例,越南报告38122例,总数超10万例,这是近年来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登革热疫情。
重阳君觉得,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交通工具的便捷,病毒传播也会更容易蔓延。在当下旅游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出国游日渐成为新的潮流。然而在不做足功课准备的前提下,出国旅游尤其是前往适合蚊虫病毒传播的东南亚国家、美洲、太平洋岛屿等地,仍然是具有被传染疾病的风险,还是应当提高警惕疾病谱的概念,在疾病面前不应有任何侥幸心理。
2001年,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发现了一个有3000具尸体的乱葬坑。研究人员提取了尸体DNA样本并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很多人是死于斑疹伤寒。据了解,拿破仑称帝后率领军队横扫欧洲,当时唯一一次惨败的罪魁祸首就是斑疹伤寒。而发现这种病毒的是法国细菌学家C.J.H·尼科尔,1903年1月,他被派往突尼斯研究导致战时瘟疫的“斑疹伤寒”,发现了它的传播媒介来自体虱传播,该发现使尼科尔在192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于1914年11月爆发严重的斑疹伤寒,不到6个月内死亡人数达15万,苏俄从1917年到1921年,斑疹伤寒患者达2500万人,其中250万人死亡。1937年,第一个斑疹伤寒疫苗面世,十一年后(1948年),有强效杀菌作用的氯霉素和四环素问世。随着有效抗生素的出现和可以杀灭虱子跳蚤的各种杀虫剂的问世,以及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斑疹伤寒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历史上的斑疹伤寒曾经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即便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传染病的威胁仍然没有完全被消除,一些疾病甚至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直至今天,斑疹伤寒仍在一些较为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仍然存在。重阳君认为,在与传染病抗争的道路上,依旧需要人们奉献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而历史同样会嘉奖并铭记那些为征服传染病而不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西尼罗河病毒(WNV)最初在1937年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的发热妇女血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近几十年来,西尼罗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张,1999年以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1999年以后,疫情开始在北美肆虐。西尼罗病毒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是借助蚊子叮咬感染,目前尚无针对它的疫苗或有效疗法。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烧、身体疼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最严重的疫情发生在2003年的美国,当年共有9862人患病,其中264人死亡。平均死亡率高达10%,幸存者也将面临长期神经疾病困扰。
重阳君认为,随着科技贸易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交往的增多,西尼罗热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传播,而人类对西尼罗热普遍易感,那些处于蚊子叮咬环境中的野外作业者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患意识。虽然它致死率不如前面的病毒那么危险,但西尼罗热仍然是近年来大范围传染性疾病中的重点防范对象。
还有诸如艾滋病、猩红热、麻疹、肺结核、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多类传播疾病,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这个顽敌从来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袭,留下一个个惨痛的伤亡数字。但值得庆幸的是,每次疫情过后,人类都在不断进步,总结出对抗疫情的医疗卫生措施。历史有时复杂多变,是诸多原因的交织,而病毒传染不仅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更是带给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思考。传染病的故事不单是医学故事,对人口、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人类的公敌,也改写着人类的历史。重阳君由衷的希望随着人类的变迁和绿色发展,我们能真正远离这些病毒的威胁。
1.王永怡、王 姝等:《2015年全球传染病相关热点回顾》,刊于《传染病信息》,2016年第1期。
2.黄翠:《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应对及其对我国烈性传染病防控的综述启示》,刊于《军事医学》疾病谱的概念,2018年第10期。
5. 刘海涛、王颖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国家传染病疾病负担分布》,刊于《医学与社会》,2019年第1期。
6.金青青中国最全的百科全书、茅海燕、孙逸等:《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HA1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刊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