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因果对照表疾病库app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29
每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是庆祝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的日子,也是WHO提请全世界注意每年对全球卫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的日子
每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是庆祝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的日子,也是WHO提请全世界注意每年对全球卫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的日子。在2008年,世界卫生日注重于防范气候变化对健康不良影响的必要性。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今年的世界卫生日上表示,热浪、暴风雨、洪水和干旱每年都会夺走成千上万的生命。受气候影响较明显的疾病,如腹泻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疟疾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已使全球超过300万人丧生。气候变化是近期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部门负责人Shigeru Omi博士表示,每年由于疟疾、痢疾、营养失衡和洪水等问题死亡的人数至少有15万余人,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和气候变化有关。Omi指出,上述死亡病例超过一半都发生在亚洲。
Shigeru Omi博士指出,携带疟疾病菌的蚊虫开始出现在以前从未发生疟疾的地区,这些蚊虫已经从热带地区扩散至气候较冷地域。他表示,对于登革热而言,携带此种病菌的蚊虫数量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气候变化是其中之一。每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至少有10万人。WHO估计,全球每年的登革热感染病例约为5000万起,其中约有50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12500起病例可能致命。
Omi表示,WHO专门拨款1000万美元,以扶持一项警告人们和政府气候变化给健康带来威胁的项目。他强调,减少能源消耗和发展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对于缓解全球传染病的扩散至关紧要。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传染病扩散的局面,WHO强调全世界应该通过加强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应对与气候相关的卫生挑战疾病库app。此类合作行动的例子包括加强传染病监控、确保更安全地使用不断减少的水资源以及在紧急情况中协调卫生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从19世纪末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全球变暖的趋势已得到很多资料的证明。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评估。IPCC分别于1990年、1996年、2001年、2007年出版了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据气候模式预测,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全球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将增加。未来中国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与2000年比较,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3~2.1℃,2050年增加2.3~3.3℃。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来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近些年来,传染病在全球的分布区域日益扩散,究其原因有交通的日益发达带来的人员物资流动频繁;过量服用抗生素导致的抗药性;第三世界国家公共卫生基础薄弱等。但是,人们都忽视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诱因。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将可能干扰地区的天气形式和生态平衡,从而造成对健康的多方面影响。气候变化加快了一些传染病的传播,尤其是借助虫媒和水传播的传染病。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虫媒传染病(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病毒性脑炎和登革热等)的传播过程。全球气候变化还将使海平面和海表面温度上升,从而增加经水传播疾病(例如霍乱和贝类水产品中毒)的发病率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
最不可忽视的是,气候变化造成部分旧物种灭绝的同时必然产生出新的物种,物种的变化可能打破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现有格局,产生新的变种。近年来,人畜共患疾病在我国频频爆发,对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据估计,2003年SARS的爆发给我国带来的损失就达到350亿元。2004年我国仅广东省因禽流感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004年9~10月,我国甘肃省和青海省相继发生人间鼠疫病,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005年11月1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报告,对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评估。此报告是第一份全面汇集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图解报告。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教授乔纳森帕茨、WHO流行病学专家迪尔米德坎贝尔兰德鲁等参与的研究小组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将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超出人们早先的估计,因为气候变化会造成连锁式的破坏。
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将更适合病原体孳生,疟疾、莱姆病、西尼罗病毒等传染病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极端天气的增加将令洪水更为频繁,这将影响多个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并削弱大自然的自清洁能力。此外报告还指出,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也最严重。与此同时,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少数发达国家,由于其强大的社会财富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气候变暖对其的损害反而最小。
2007年10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原先主要出现在非洲南部等气候炎热地区的蓝舌病毒在英国传播,表明热带地区的人类和动物疾病病原体正在向温带地区扩散,虽然扩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全球化、城市化、货物和人类的跨境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FAO首席兽医官约瑟夫多梅内克表示,面对动物疾病,没有一个国家敢于自称是安全的避风港。最初只限于热带国家的动物疾病正在跨越边界,在全球范围蔓延。包括欧洲、美国及澳大利亚等温带区国家也同样无法幸免。以往在欧洲南部地区传播的吸浆虫病、蓝舌病,现已扎根于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卢森堡和荷兰等欧洲北部国家。多梅内克指出疾病库app,病毒和载体流动性的增强,是各国和国际社会应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早期病毒检测连同监测及控制措施是必要和有效的防御手段。
蓝舌病可以影响所有的反刍类动物,染病后牲畜会出现高热、黏膜水肿和溃烂等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此次在英国发现的病毒亚型多出现在热带,但自2006年夏季以来,这种病毒亚型开始在比利时、德国、卢森堡和法国出现,最近又蔓延到了英国。科学家现仍在研究蓝舌病为什么会传播到欧洲北部这样纬度较高、气候较冷的地区。有迹象表明,病毒正在适应当地较为耐寒的中间宿主吸血昆虫库蠓。
在世界范围内,热带非洲通常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高发地区,是病毒性疾病最大的发源地。科学家认为,全球传染病分布区的扩展,自然条件的改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明显。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带地区开始变暖,这使那些感染或携带致病病原体的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区域得以扩大,每年的危害期限得以延长,从而导致疾病的扩散。另外,温度的变化将带来新的降雨格局,强烈影响着宏观生物群落的分布,进而影响到微观生态学变化,这些都有利于传染病的流行与蔓延。
FAO指出疾病因果对照表,很多过去仅限于热带地区的动物疾病或人畜共患疾病现在已开始向温带地区传播,例如,西尼罗热、黄热病、登革热、利什曼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非洲马瘟及非洲猪瘟等。很多国家对这种新的趋势还缺乏足够的准备,各国应更加重视动物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防止疾病跨境传播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
在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WHO表示,气候变化已经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全球气候变暖肯定将对健康产生多方面影响。由于受热浪和缺水的困扰,全球数百万人将会处于与“热”相关的疾病如疟疾和腹泻等的威胁中。媒介疾病及病原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以及霍乱传播将会增加。
WHO公共卫生和环境部主任内勒博士指出,气候变化会引发诸多传染病的扩散,比如缺水和卫生设施匮乏而致的腹泻问题,登革热和疟疾感染的增加等。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加剧,这些疾病将会出现在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地区。
气候变暖除使人类不得不面对更多新生传染性疾病外,还可能导致原来的病毒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疾病,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内勒博士表示,气温每上升1℃,将会导致腹泻的发病率增加8%。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全球登革热的比例增加50%~60%。
2008年3月11日出版的加拿大医学学会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CMAJ)刊文指出,地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天气及环境,它同时也提供了传染病扩大传染的温床。文章指出,地球暖化将会使动物的疾病也扩大传染给人类。
文章作者之一的费斯曼研究员表示,由于加拿大及北美洲的平均气温升高,可以将疾病传染给人类的蚊子及其他携带病原体的昆虫生存区域相对扩大疾病因果对照表,生存期也增长。
费斯曼以西尼罗病毒为例指出,由于气温升高,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数量会大量增加,而夏季的延长意味着蚊子传播西尼罗病毒的季节可以延到10或11月。目前,视气候而定,一般西尼罗病毒在加拿大部分地区传播季节在9月份即告终止。此外,传播虱子的跳蚤在加拿大北部地区的生存时间亦会增长。
费斯曼表示,科学家很难为传染病病原体大量增殖定下时间表,但他预测,此情形有可能在今后数十年内发生。
地区气候持续变暖,为虫媒及病原体的寄生、繁殖和传播创造了适宜条件,扩大了流行的程度和范围,加重对人群的危害。气候变暖导致飓风、洪水等极端的气候事件,会触发某些虫媒病的爆发流行。气候变暖增加地理运动以及人和动物宿主的接触,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并可形成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
气候变化对虫媒传染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作为传播媒介的昆虫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潜伏期,从而影响虫媒疾病的发病率,影响较大的有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据预测,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每年患病人数可达6亿,死亡人数将达200万。以疟疾为例,气温和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疟疾传媒的大量繁殖,随着疟蚊从热带向两极方向扩展,疟疾流行范围也将扩大,从而威胁没有免疫力的人群。如洪都拉斯的疟疾病人已从1987年的20000例增加到1993年的90000例;有研究预测,到2100年,按大气环流模型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预测全球平均温度升高3~5℃,则疟疾患病人数在热带地区增加2倍,而温带超过10倍。估计疟疾病例每年增加5000~8000万,下世纪后半叶,世界上将有45%~60%的人口生存在潜在的疟疾传播带内。
2008年初,美国过敏和传染病国家研究所(NIAID)主任Anthony Fauci博士和高级科学顾问David Morens博士在1月9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发表文章表示,通过蚊子传播的登革热正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扩散。Fauci和Morens表示,美国的热带区域和联邦属地如波多黎各都出现了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当前在美国,尽管受登革热感染的病例并不多,但气候变化和对蚊虫控制的不力将使这类传染病向美国北部蔓延。Fauci和Morens指出,世界范围内,登革热是死灰复燃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有5000万到1亿人被感染,并有22000人由此丧生。公共卫生部门需要重视此问题,因为登革热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从病理学角度了解登革热,并寻求治疗方法和研发疫苗是个极大的挑战。
由蚊子传播的登革热会造成致命的内部出血。WHO表示,2007年登革热在亚洲的发病率与1998年相当,均造成了1500人左右死亡。登革热一直是马来西亚的地方性疾病,从2003年起,当地登革热的发病率每年增长16%。2004年,登革热在马来西亚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历史上最多的102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登革热在我国广东、福建时有发生,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1999年和2004年因输入性病例导致福建和浙江等地发生爆发流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阿利斯泰尔伍德沃德在2007年9月11日举行的WHO地区会议上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包括在80年内可能多增加10亿登革热患者。
气候变化对水媒传染病的影响主要是改变水源的分布、温度和微生物种群数。气候改变造成的海平面与海水面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水媒传染病和与毒素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增加。海洋浮游生物是霍乱弧菌等病原体的天然储存库,暖冬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造成霍乱、伤寒、菌痢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并使流行季节提前。台风、暴雨和洪涝引起粪便污物对水源和居住环境的广泛污染,容易造成霍乱等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此外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全球各个城市每天产生大量污水,而许多国家的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安装杀菌装置,导致地表水大肠杆菌等细菌超标,对饮用水源、城市内河及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疾病库app。
如南美洲1991年发生致死性霍乱流行,有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沿着秘鲁海岸南向的暖流)可能是其爆发的元凶。他们认为太平洋增暖的环流刺激隐匿霍乱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霍乱在南美洲19个国家流行创造了条件,最终使上千万人濒于死亡。虽然对其理论颇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相信,霍乱爆发仅是一种先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
2007年8月,法国传染病遗传学与进化实验室的科学家在《生物医学中心传染病》(BMC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气候的变化以及降雨量的增加影响了非洲霍乱爆发的风险。该研究的作者写道,非洲是受霍乱影响最严重的;在2004年非洲报告了超过95000病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霍乱流行的动态以及它们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这组科学家把5个非洲热带大西洋沿岸的非霍乱流行国家在1975~1995年间霍乱的病例与同时期的降雨量做了比较。这5个国家分别是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和多哥。他们发现在所有这5国,霍乱的爆发与降雨量增加的2~5年的周期同步。
发达国家同样面临气候变化影响水媒疾病流行的事件。美国调查了从1948~1994年间2105个水域的16000个气象台,在这期间报告发生了548次水性疾病事件。半数以上的水性疾病爆发之前出现过暴雨,表明即使在美国和英国拥有比较优良的水处理设施,也不能忽视暴雨事件。总之,及时地检测水媒传播的病原体和报告疫情是迫切需要的工作;改善废水管理和流域保护是保证安全供水必不可少的措施。进一步调查温度、海面升高、其他气候因素与病原相关的生态系疾病的名词解释中医,推动多学科的综合性调查。
为了了解气候变化与传染病的关系,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开展了研究工作,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方法。包括过去及现在事件的观测分析法、未来可能事件的模式方法、交叉研究方法(如风险评估及综合评估)等。
属于这一类研究方法的有:自然变化的回顾分析(对过去的气候变率及疾病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并作为未来变化的经验模拟,主要采用时间系列分析);自然变化的加强观测(即在异常天气事件发生时,调查观测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如1998年厄尔尼诺期间,美国海洋大气署曾进行不同地点疾病与气象的加强观测,进行抽样及变化分析);历史趋势的回顾分析(与前述回顾分析类似,但再进行变化趋势的比较);自然类型的区域比较(对疾病影响范围的自然空间分布进行比较,寻找区域内的相似点与差异)。
数学模式是很有用的工具,用来观察传染病流行动态过程,集成实验室及现场研究信息,提出今后试验及观测方向以及评估监测和控制策略,同时可以预测疾病的未来风险。模式类型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过程模式(利用已经积累的生物物理机理的理论知识来模拟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模式中的多变量交互是动态性的,并充分考虑反馈过程)以及经验统计模式(从观测研究中得出气候与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模式)。当然也可以两类模式结合使用。
上述分析及预测方法的正确与否与所拥有的专业监察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关系甚大。以下几类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地方发生过流行病,但常常缺乏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这种数据是评估气候影响及建立预测模式的基础。数据的年代越长越好,以便确定平均状态和检测出异常;地理覆盖范围越宽,越能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气候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但这种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如害怕如实报告传染病爆发会影响旅游及经济而缩小数字),使数据不实。此外,缺乏统一标准也使数据缺乏比较性。美国已经建立全球出现传染病的监察及反应系统疾病库app,提出标准化的疾病监察报告制度,并实行电子化,以便有关方面共享。
气象与生态观测资料要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协调,以便分析环境变化与疾病变化的关系。世界气象组织所组织的气象观测网络、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和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对公共卫生当局是一个良好榜样。常规的生态参数(如土壤湿度、植被及海面温度等)的观测很不够,可能要依靠遥感技术来解决问题。疾病动态分布研究需要时空分辨率很高的环境资料。环境监测及公共卫生监测的基本参数观测若能维持几十年,对研究长期趋势就十分有利了。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来研究影响疾病传播的环境因素,并正计划发展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如美国NOAA卫星上的AVHRR资料,可以用来计算出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NDVI)或绿度指数。这种数据可用来进行疾病监测,因为几乎所有媒介型疾病的传播周期都与植物环境有关,科学家们曾利用NDVI资料标明东非河谷热疾病发生的潜在地区就是一个例子。遥感资料也可用在水生疾病研究中,例如找出海面温度疾病库app、海面高度及叶绿素浓度与霍乱爆发的关系等。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分析地理分布的遥感数据很有用。
我国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传染病扩散问题也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2008年4月7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政府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已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探索气候类型、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研究有效的干预手段奠定基础。
陈竺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世界卫生日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气候变化与健康项目启动会开幕式上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导致的人类健康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
陈竺强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农作物种植,导致营养不良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导致病媒生物分布改变,增加传统虫媒疾病和新生传染病的防控压力;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更多的高温热浪和冰雪严寒等极端天气,对弱势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陈竺指出,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7年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将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作为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优先领域;建立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并不断完善健康危害预警系统、应急预案及干预措施。
陈竺表示,中国积极推动针对气候变化加强健康管理的国际合作,参与全球环境基金“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全球项目,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希望与世卫组织和有关国际组织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研究和技术合作,共同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能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