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青少年抑郁风险高于成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06
第二十届广州国际车展即将开幕,将于 2022 年 12 约 30 日正式开幕本站
2022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青少年抑郁风险高于成年本站
中国网2月24日讯 (记者 苏向东)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23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超80%成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风险检出率约为1/10。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
图为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新书发布仪式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健康蓝皮书主编傅小兰表示,该报告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中国多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探讨了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蓝皮书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总报告基于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核心样本,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介绍,总报告抽取代表性成年人核心样本6859份,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占47.0%,中部地区占24.4%,西部地区占23.9%,东北地区占4.7%。男性占42.5%,女性占57.5%;平均年龄36.0岁;城镇户口占66.6%,农村户口占33.4%。
调查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下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本次调查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高度相似。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3%,显著高于3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龄差异呈现类似趋势。
对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异检验发现,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呈现曲线元以下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月收入组。
不同职业群体也呈现不同的心理健康特征,其中,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的是无业/失业人员,达到31.0%,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群体;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的是管理人员,为3.2%。
调查发现,工作时间的变化、工作倦怠、朋友支持、婚恋关系、运动与午睡均对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在运动与午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调查显示,过去一个月,调查对象中每周运动次数为0次的有21.0%,每周运动1次的有17.7%,每周运动2次的有21.3%,每周运动3次及以上的有40.1%。每周运动频率为0次的组别,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2.6%,比每周运动1次的人群高10.5个百分点,比每周运动3次的人群高16.5个百分点。随着每周运动频率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逐渐降低。
分析午睡与抑郁风险检出率的关系可以发现,适度午睡对于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调查对象中不午睡组别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而午睡时长为30-60分钟组别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
基于调查,总报告建议,未来需继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推动心理体检普遍开展;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失业/无业群体;关注与支持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职业人群工作倦怠问题;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与支持。
分报告基于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专项调查数据,分别对青少年、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这四类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青少年群体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群体的抑郁风险突出,需多加关注;中小学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抑郁风险低于普通人群,但也有部分从业者具有不可忽视的抑郁风险。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对全国范围内超过3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有4.0%的抑郁得分较高,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有10.8%的为轻度抑郁风险群体,需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以免进一步加重而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调查还显示,女生相对男生有更高的抑郁、孤独得分;总体上,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住校、父母外出工作、多子女家庭中排行老三或更小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
进一步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表明,内在状态不佳,如低生命意义感、高空虚感与青少年更高的抑郁、孤独和手机成瘾相关;更充足的睡眠和运动量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抑郁、孤独和手机成瘾。
地区或户口所在地这样相对的外围远端因素也显示出一些小效应的影响,西部地区或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更低。
结合调查结果,该报告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检测机制;着力加强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对高风险群体的心理健康的精准预防和干预工作;进一步保障青少年获得足够的睡眠和运动,倡导青少年健康使用手机、减少手机成瘾风险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站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还多。 01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邀请了许多四岁的孩子参与这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