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儿童更需“心理处方” 新京报专栏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21
是指人们用于体育的个人支出本站
应对疫情儿童更需“心理处方” 新京报专栏本站
由于年龄小、知识阅历不够、心理更脆弱等特点,儿童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理应得到更多社会关注。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儿童而设立的全球行动日,也是联合国大会分别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的纪念日。
每年这个属于世界儿童的节日,旨在唤起全世界进一步倾听儿童呼声,关心儿童权利,并尤其关注最弱势与最脆弱的儿童。
此前一天,11月19日,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开幕。疫情背景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了这次论坛的关注内容。
在当天的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疫情以后,儿童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内疫情也反复多变,容易引发群体性心理健康危机,尤其是对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对以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追踪研究发现,疫情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疫情期间人群焦虑及抑郁水平较高,呈现出群体性心理问题。陆林院士此前就曾指出,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20年。
世卫组织发布的一份科学简报称,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由于受到如封控和学校关闭等措施的影响,年轻人疫情下受到的心理影响要比老年。
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小、知识阅历不够、心理更脆弱等特点,其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应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全球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情况大体类似。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新冠疫情成绩单也显示,与2020年相比,美国小学生的平均数学和阅读成绩下滑了7分和5分,退回2000年的平均水平。
著名的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孩子的发展是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的,包括微观、中间、外层和宏观系统,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在疫情下,作为中间系统的学校功能弱化了,更突出的是家庭的功能。很多学校转为居家线上上网课,而网课无监督性、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无法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
因此,有必要建构一套疫情下适用的家校共育学业辅导网络,家庭和学校联合解决学生在居家网课期间遇到的现实难题,共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例如,学校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家长辅导手册,让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从而降低盲目辅导或辅导不当导致的亲子冲突,提高辅导效率,同时减轻家庭的辅导压力。
而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需及时和学校老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学校能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根据网络授课的情况对授课任务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出现老师知识灌输与学生实际吸收情况的脱节。
实际上,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9月就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儿童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重点筛查人群之一。为此,北京市教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丰台、石景山、房山三区率先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体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从学校层面而言,将心理健康当作一门课程,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课堂上,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情绪,以及当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该向谁求助、怎么求助。
此外,学校也通过学生入学时的心理调查问卷、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台账等举措,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022年6月2日,在北京市平谷中学校门口,学校教师为返校的高三年级学生发放祝福卡片。 图/新华社
儿童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该阶段儿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身心发展迅速又不平衡,开始建立自我认同和构建对世界的认知,在大量的负面疫情信息下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最近研究发现,对网络上疫情相关信息的接触越多,儿童越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心理弹性,尤其是积极主动应对的能力,则可以帮助儿童缓解负面信息带来的心理问题。其中,运动就是一种最直接的积极应对方式。
最近一些对中国儿童的研究发现,疫情下运动受限会激活焦虑与抑郁的联系,使人们焦虑抑郁共病的可能性增加。此外,运动可以提高希望感,从而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因此,家长非常有必要最大可能地为儿童在居家期间创造运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其每天有规律地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既可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也可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抗挫能力。
疫情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规律,也引起了其在情绪上出现的恐惧、担忧、烦躁、无助、无聊、愤怒等心理,疫情导致的社交孤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限制了朋辈交往。
疫情当前,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有必要为儿童编织一张社会支持的网络,更好地帮他们预防疫情可能带来的应激后创伤,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护佑其成长。
本站 日前,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答复称,已明确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检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