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gt;全国上委员建言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8-17
大事 ■ 中共中央9月1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本站
amp;gt;全国上委员建言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本站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补齐精神卫生等服务短板。”这短短的一句话,反映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也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代表委员们建言资政的高频词,也成为广大家长最关注的民生话题。
△“我与小苗共成长”。植树节,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小朋友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栽种小苗,培土浇水,扮靓春天。新华社发
虽然国家反复强调健康第一的要求,但是青少年率依然不断攀升,近视问题、体质下降等问题依然严重,甚至许多孩子开始得血脂高等病。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包含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方法、健康管理能力等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健康观念,要让每个孩子意识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这是所有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健康第一”这个观点,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健康犹如空气,人在正常呼吸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的,只有没有空气的时候才会觉得重要。学校和家长面对升学率,只要还没有出现健康问题,健康第一就会变成健康第一个忘记。这种悲剧为何反复发生?从目前推进的几项指向学生的健康政策来看,有全国体质监测,也有体育进中考、每所学校配心理教师等措施,但是健康问题没有产生逆转。究其原因是健康牵涉面太广了,健康出问题,没有责任人,导致健康问题和谁都没关系。我们看到过因为高考没有考好,校长被撤职的,却没看见过哪个学校因为学生近视率过高或者学生体质监测不佳被撤职的。孩子一旦出极端情况,学校推家长,家长怪学校。
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通过教育整体化重构才能产生效果。从系统化角度考虑,抓住三个关键,有可能在短时间里产生好的效果。
第一个是抓关键行为。青少年健康的归因太多,饮食、睡眠、作业负担等等很难抓,而关键行为就是户外活动。上海眼防所用2年时间开展的一项行动研究表明:户外活动2小时,近视率下降30%。目前上海小学已经每天一节体育课,再加上每天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周两节体育活动课,如果课间都能让孩子到户外透透气,2小时要求能达到。户外活动多了,孩子心理问题也会减少。从心理调节角度来看,上一节心理辅导课,不如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打一场篮球。上海的近视率2021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说明我们推出的那些办法是有用的。
第二是抓关键指标。体育进中考、高考是上海最先实施的,统计表明高一学生体质情况明显有提升,但是高中几年学生体质情况下降明显,出现了体育应试的情况,导致学生不是因为喜欢体育而去运动,考试只会让孩子们更不喜欢体育运动,那我们的导向就是失败的。实际上大多数孩子天生是喜欢运动的,科学也表明,适当的运动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各种指标中,近视率是最能反映学生健康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只要近视率下降了,其他健康问题都会缓解。国家要求从2023年起,以2018年近视率为基数,每年要下降1个百分点,做不到,区域行政官员和校领导要承担责任。这个要求如果真的能够兑现,必将成为青少年健康的转折点。
第三个关键是抓关键人。关键人就是校长。我们中小学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在于体育场地,日本也是人多地少,但是他们的学校运动场地超过学校一半的面积。现在学校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大大增加,校长把钱投在健康上,还是投在应试上,有很大的权限。上海有一所普通小学,政府没有多投一分钱,但是学校把过道、墙壁、地下室都开发出了体育运动项目,每个教室都采用了全光谱的新智能照明系统,这就是校长的力量。校长最大的权是课程权和教师权,是真心看齐开足体育课,还是打体育课的主意,把有限的编制配齐配足体育老师,还是体育老师将就一下。校长的力量还在于,能够通过提升每一位教师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来形成家校共育的氛围。
健康,健代表有力,康代表安好。“双减”为青少年健康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减作业减培训,同时增健康增力量,让我们的孩子们强起来,大家都有责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2019-2020)》显示,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有1.9%~3.3%,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当中,这个比例上升到7.6%~8.6%,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则高达10.9%~12.5%。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亦显示,目前导致青少年致病致残的最主要因素是抑郁症。在过去12年的时间里,中国抑郁症发病率从0.05%增长到现在的6%,增加了120倍,呈爆炸式的增长。
抑郁症的爆发有多种原因,其中由于教育所导致的价值观问题所引起的爆发原因,引起诸多讨论,比如其中颇为典型的是“空心”症状,按照心理学家徐凯文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空心病”实质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具体如下:
现实状况——诸多青少年相关个案早期过度聚焦分数和成就的追求,但同时对分数和成就并无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不知道为何努力,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许多个案到了一定阶段会伴随强烈意念并实施相关行为,对于主流生物治疗多不敏感,甚至无效,传统心理治疗亦疗效有限,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问题成因——与青少年抑郁症高度关联的“空心”问题,与这部分青少年的教育成长过程分不开。如相关青少年长期受困于密集的学习安排,缺乏个体在成长中所必不可少的独立和从容地对世界感知和思考过程;过度围绕机械式学习的结构化控制,使青少年沦为知识的机器,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环境及世界等的感官和感受,被严重破坏,甚至被摧毁;在家庭系统和学校系统,都被过度灌输了分数和成就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价值观过于功利,且严重依赖外部灌输。
影响危害——会导致数量惊人的青少年抑郁症的“空心”状况,其负向影响巨大,除了致病致残,亦是青少年的重要原因。另有相当部分轻症的青少年,在成年后,生存低,恋爱和生育更低,啃老比例则相当高。
高度重视“留白”给予青少年教育所必需的平衡健康成长空间。所谓“留白”即是与“过满”相对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以被家庭或学校等外部体系过满地安排,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安排,独立且从容地感知和思考人生及世界,包括“发呆”和“无所事事”。不仅艺术需要“留白”,青少年个体生命成长,尤其是身心的平衡健康,更需要“留白”。
高度重视在“留白”基础上,对于青少年眼耳鼻舌身意的核心感官和觉知的保护与发展。重视包括生命觉、平衡觉、运动觉、温度觉等在内的相关感官启动与保护及发展。强调青少年来到户外活动与感受,随心随性玩耍和游戏,强调对于青少年非人工环境的大自然教育,既是青少年感官良性发育发展的必须,亦是“留白”的重要意义和核心组成部分。
高度重视“留白”对于青少年有鲜活生命力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价值观的核心是经由个体内部生成,而非全然的外部灌输,家庭养育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要小心保护孩子们内驱力和天然的学习动机,不可越界做过多安排和干预。青少年价值观的成长,常常必须经过无为方能有为的“留白”阶段,通过个体足够且有品质的感受、思考和探索过程,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对于生命和世界有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高度重视中医关于“留白”,关于情志,关于身心平衡的独特哲学独特思想体系。“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当代教育的最大弊病之一就是做的过多过满,过于迫切过于功利,所以在国家大力“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大背景下,“留白”理念给予青少年教育所必需的平衡健康成长空间,其宣贯、推广和践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报告》指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其中,抑郁症成为青少年的一大因素。为了预防青少年因抑郁而诱发的成长悲剧,目前教育部已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但是,去年上海某小学发生的学生心理普查事件,因操作不科学而引发广大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也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抑郁症筛查问题的深度思考。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要保证抑郁症筛查的准确性——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不同,目前诊断精神疾病普遍缺乏准确的工具和程序,主要通过考察患者的行为和功能作出抑郁症诊断。教育部学生健康体检抑郁症筛查方案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PHQ-9量表开展抑郁症筛查”,但精神专科医生诊断抑郁症时,只把量表作为参考。特别是青少年测试者情绪状态更不稳定,不同时间做同一个量表,答案各有差异;若测试者事先知晓量表,掌握了评分规律,完全可能操纵测试结果。同时,滥用测试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心理普查事件中,医用问卷被误送到长宁区某中小学校,题目预设少年儿童已有抑郁倾向进行诱导性设计,一些题目明显有诱导之嫌。
要精准确定“病与非病”的界限——抑郁症作为自限性疾病,与个人的神经递质自发波动区间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相关,同时抑郁和不抑郁之间的相互转化随时可能发生。抑郁症的发作和痊愈,是淡入淡出的渐进过程,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病与非病、正常与不正常没有明确界限,健康与患病,其差别只在于程度不同。单靠体检筛查很难准确划定为“病与非病”,更难随时随地掌握青少年从“病”到“非病”的演变。抑郁症量表筛查统一纳入学生体检,部分学生被贴上“抑郁症”标签后,容易受到排斥和被孤立,给个人精神健康、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要做好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当前,不少人普遍对抑郁症缺乏正确认识,精神疾病长期被“污名化”,患者和家属病耻感严重。很多人包括未成年人,得了抑郁症不敢声张,偷偷摸摸看病吃药,更会有意识地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隔绝封闭起来。所以,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如对被确诊或疑似学生这方面隐私不保护好,会进一步加重青少年心理负担,甚至会增加患者、自残的可能性。
避免好政策执行中的走偏——学生抑郁症筛查方案提到“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关注的具体措施目前不明确,存在政策落实有走偏的可能,如果给“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贴上无形的标签,学校在集体活动、考试资格、成绩统计等方面如果存在另眼相看,甚至因担心“会出事”而劝退或变相劝退,则会对这部分群体将会带来二次伤害。
如何让好的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能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又能为未成年人织就保护网?这需要教育、卫生部门及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部、卫健委等部门应专门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筛查量表,结合学校表现、家庭日常、设备诊断等多种途径判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次筛查,不搞“一检定性”,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改进对未成年人心理疾病的相关诊断用语,淡化抑郁症“疾病”的概念,不对群体贴“标签”,缓解其精神压力。
第二,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可考虑以学年为单位,未成年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点对点”告知,学校获知筛查结果应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教育部门应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
第三,教育部门应明确规定“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的“重点关注”办法,教育、卫生健康及相关部门应协调联动,加强对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正确宣传引导,杜绝变相歧视、区别对待等有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心理危机是有迹可循的,以成都学生坠楼事件为例,逝者在前曾在其社交平台QQ中发布过“自我贬低”方面的言论,但遗憾的是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施方案。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实施《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实施方案》,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人性化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保护和预防,切实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性原则。建设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教育性原则。当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应及时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应对自身的心理危机。参与性原则。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建立、运行和完善。实效性原则。建立健全预警和干预机制,实现心理预警和干预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增强机制运行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设立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监测中心,形成班级、学校、主管行政部门预警信息传递系统。第一级预警: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及家长提供预警信息。第二级预警:以学校为单位,由年级组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学校德育部门及心理辅导室。第预警:设立各市、区、县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学校一旦发现有本校无法独立处理完成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要及时上报给该小组,以寻求帮助和指导。
设立干预系统。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设立班级干预、学校干预、主管行政部门干预的干预系统。第一级干预: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学生家长负责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基本干预。第二级干预:由学校具有专业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一方面就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给予班主任、家长和学校提出专业性建议,另一方面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干预。第干预:邀请本地高校心理专业教师、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和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的执业医生组成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承担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专业的指导性意见,必要时直接参与干预工作,对相关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第一,预防。首先,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普及的对象不仅仅是全体学生,还应该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部门、心理辅导室要明确岗位专人负责,强化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的,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团干部、各学科任教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第二,预警。学校需要设立“心理预警监测中心”,可包括由学校心理辅导室、各年级组、各班级和学校安保部门组成的校内信息监测点和由家委会、当地派出所等组成的校外信息监测点。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最好每学期进行一次。监测信息及学生心理测评由学校心理预警监测中心负责收集并进行评估,根据事件的不良程度与紧急程度,预警的级别可以分为三个级别:“蓝色”预警、二级“”预警、一级“红色”预警。第三,干预。首先,干预者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其次,在评估的基础上由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或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制订符合学生身心状况的专业化的具有高实操性的干预方案。最后,由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与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接触,努力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应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 我们在家里面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孩子一个人在玩游戏的时候自言自语,又或者有的时候,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玩"过家家",也会开始扮演"爸爸"和"妈妈"的角色,小大人们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像个4、5岁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