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飞行员心理健康管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8-15
★ ★★ "让孩子爱上阅读, 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毕淑敏 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本站
疫情下的飞行员心理健康管理本站
2020年末,川航一名飞行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这虽不是飞行员业内第一例,但高度的社会关注让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现在的飞机可靠性大大提高了,但每一名飞行员都会觉得飞行比以前更“累”了,在飞行中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压力、更复杂的运行环境和更高的社会要求。在疫情下飞行,病毒也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更顽强,飞行员全程戴着口罩飞行,飞后高频的核酸检测,长时间的隔离封闭,会严重消耗体力,造成心理免疫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最大的“黑天鹅”,空勤人员的生活、工作因为疫情隔离带来了很多新变化,很多国际航班的飞行员一年之中有100多天都在酒店隔离,有的人感觉已经到了自身体力和精力的极限。
2021年初,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聚集,对飞行员飞行后的核酸检测和隔离管理都大大加强了,在疫情下飞行的飞行员对自己的健康管理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一部分飞行员会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更加关注和焦虑;另一部分飞行员会因为生活节奏被打乱而注意力散漫,忽视或者放松了自己的健康管理,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如何在隔离期间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快乐的心情,已经成为飞行员最关心的问题。
保持身体健康,首先要保证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一个人的健康不是只有身体健康,而是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健康。现在大部分飞行员大都比较注重身体上的健康,往往忽视了心理上的问题。
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对飞行员来说,身心健康不仅仅是飞行员能通过飞行体检,继续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保证飞行安全和生活质量。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调查表明,80%~90%的飞行事故是由人的因素导致的。人的因素作为保障航空安全和效率的关键要素已被广泛认可。因此,飞行员更应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调节心理健康的相应方法,从而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为特殊职业群体,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飞行员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要高。这可能与飞行员在选拔、学习培训直至上岗,都会经过严格的心理素质训练,大部分已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有关。
然而,2004年针对某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民航现役飞行员分数比地勤人员略差,其中睡眠和饮食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一项针对238名飞行员的调查研究发现,飞行员工作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差,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飞行员的积极应对方式与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高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合理的应对方式是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根据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R2),民用航空人员不能有影响安全履行职责或可能因履行职责而加重的心理异常。那么,一个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不是属于心理异常呢?是否应停飞呢?首先,正常人的心理正常是指心理活动具备正常功能。在心理正常的范畴内,又可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种状态,它们反映的仅仅是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
当一名飞行员处于心理健康状态时,无论是去飞行还是隔离都不觉得很痛苦,没有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也就是说,既能在酒店隔离,也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任务,在社会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下,能很好地适应,规律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身的能力,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不过也有飞行员在长期隔离期间,会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对飞行感觉压力大、不喜欢工作,感觉身体不适,明显感觉工作、生活缺乏愉悦感,有痛苦感,会把“很累”“没劲”“郁闷”“应付”等词语挂在嘴边,厌恶改变,不能适应环境,隔离期间有不适感觉。当生活回归正常后,如果自己可以自我调整,如休息、与朋友倾诉、运动、钓鱼、旅游等,使焦虑、不开心等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而如果不能改善和恢复,再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是心理异常了,这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加以解决。
飞行员应该在抗击疫情期间做好心理健康防护,找到有利于自我身心调节及科学防范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飞行员在疫情飞行和隔离期间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这些反应也是提醒我们需要更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些平时不常出现的情绪体验,也不必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我们会发生这些改变都是正常的,允许这些反应的出现,而不是否认和排斥,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积极的变化自然就会发生。
以恰当的心态对待疫情信息。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疫情信息发布,会让很多人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无力感。应避免接触带有各种强烈情绪色彩的信息,从正规渠道和官方网站获取信息,不轻信传言。合理规划上网获取信息的时间,尤其避免在一天中相对脆弱的时段(例如就寝之前)暴露在繁多的信息中。避免信息过载对心理造成的替代性创伤,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
争取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与人交流是最有效的舒缓情绪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系的方式,可以抵御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有相似情况的同仁联系,互相倾听,建立新的连接,构建心理抗疫同盟。
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虽然隔离期间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仍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在疫情下飞行,如何顺利通过体检,如何快速修复生物钟,如何保持愉悦心情,如何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这些都是飞行员面临的挑战。每个人的解决方案都不一样。有人调整饮食把尿酸控制到400以下;有人严格按照北京时间作息;有人在保障睡眠的前提下,会选择运动一会儿,赚点多巴胺;有人保证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运动时间,让免疫力活跃起来。这种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正是应对疫情的灵丹妙药。
飞行员是航空公司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航空公司应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心理关怀,充分肯定员工在疫情飞行期间的努力和付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应持续做好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平复不良情绪。切实解决和舒缓飞行员在保障航班运行和自我防护带来的压力,对一线空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持续关注。持续提供并宣传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并针对疫情期间工作负荷,开展对一线空勤人员心理压力、心理弹性的健康测评,以便后期有效实施心理援助及进行相应工作安排。(《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姚永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办公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中国民航报社 邮政编码:100122
本站 前不久,一位宁夏豆制品知名品牌的企业负责人在谈及自身发展历程时,表示他十分感谢3年前当地出台扶持政策,即给予当地8家经营业绩良好的中小企业享受招商引资土地及税收减免相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