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 应突出科技发展战略重点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9-17
美联储发布9月议息会议声明,维持基准利率为0%-0.25%区间,保持超额准备金利率0.1%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9月16日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的展望,因为中国和美国2020年达尔文的资料
“十四五”时期 应突出科技发展战略重点达尔文的资料
吕红星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格局深刻演进,大国博弈风起云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提出新的时代命题。这些变化都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记者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以来,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
几乎每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就科技问题发表一次讲话,足见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对此,李哲表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需要突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针对需求和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要下大力气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李哲看来,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仍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
第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仍须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科技供给不足。
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着力提升,在经济发展领域,各方面技术资源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面向企业集聚,解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问题。
第三,民生科技发展需求更为旺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第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更多引领性的原始成果和突破。
“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例如,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构建高端引领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建设跨领域的创新平台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按照规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发挥产业创新引领作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领高层次开放型创新
等。”李哲表示。
四个“面向”指明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李哲认为,“四个面向”是对全体科技工作者发出的行动号召,也是科技界在未来奋斗中披荆斩棘、不断进取的行动指南。
他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迈向科技前沿,实现关键领域跨越式发展。科技前沿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边界,是技术发展、产业变革的基石。在未来发展中,除了进一步加大投入、协同攻关,我国还须在更多科技领域洞悉发展方向,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再上一个台阶。
“面向经济主战场”是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应对经济发展高层次要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成果正在以更迅猛的速度、更彻底的建构力量影响着经济活动。面对新工业革命挑战,我国科技创新需要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需求是国家急需破解的影响全局的制约因素,一旦解决将具有极强的全面提升作用。科技创新需要在国家发展的重大领域、关键领域给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支撑国家面对的各项重大战略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以人为本,满足生命健康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命健康。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达尔文的资料 12月21日,满载46个集装箱1200吨的俄罗斯大麦搭乘中欧班列(成都)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是四川地区首趟大麦专列,实现了四川省进口粮食渠道与品类的新突破。依托国际班列和中欧班列,成都已拥有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