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9-17
北京讯(记者张娜 胡畔)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于11月1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本届论坛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冯淑萍
宁波:小康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冯淑萍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3) 杨益波陈朝霞 孙勇
小小客厅,不到15平方米。闷热的夏天,电风扇吹出的风都是暖烘烘的。李勤额头上渗出颗颗汗珠,正专注地操作缝纫机,缝制着两块布料。在她的工作台四周,分类码放着各色布料和五颜六色的钥匙包、钱包等手工布艺品。
“忙并快乐着。”面对记者,李勤用简短的5个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50岁的李勤是宁波市海曙区一位听力残障人士,制作各类布艺文创产品是她的日常工作。像她这样的残疾人,该区有1.8万名,在走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他们都没有“掉队”。
“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还专门作出过重要指示。确实,如何让残疾人脱贫脱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是实现小康路上必须过的一道“坎”。
用巧手点亮美好生活
5年前,作为听力二级残障人士,李勤内向、自卑、不善于同人交流,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如今,她开朗、自信,是一名月入数千元的布艺文创产品“匠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一变化缘于宁波市、区、街道各级残联的一项项切实举措、一个个扶残项目。尤其是2019年5月,海曙区残联在南塘老街成立的残疾人文创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灿益工坊·印象宁波”,为李勤的布艺文创产品找到了市场。不仅让她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也为她打开了一扇与外界沟通的窗口,用自己的巧手,点亮了残疾人美好生活的底色。
作为宁波唯一的省级残疾人文创孵化示范基地,“灿益工坊·印象宁波”的产品均由残疾人机构或个人提供,除了李勤的布艺文创产品,还有非遗产品“象山盘扣”,余姚土布品,奉化布龙、泥塑、木刻等,都出自残疾人之手。“灿益工坊·印象宁波”还设有专业指导老师和产品经理,根据市场需求对残疾人进行指导,为他们拓宽文创思路和产品销路。
“现在,我找到了创业的动力和方向。”李勤说,“灿益工坊·印象宁波”让她的一双巧手有了用武之地,如今已设计开发出20多种手工布艺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象山盘扣”非遗传承人裘红芬同样是一位听力残障人士,依托“灿益工坊·印象宁波”,她将自己制作的“象山盘扣”工艺品从象山石浦老街“扩张”到宁波南塘老街。“这里人气旺、销量大,还有专业人员帮助设计包装、开发产品、提升质量,产品口碑越来越好,一个月的收入比得上过去一年。”裘红芬开心地说,自己已由以前一个人的“小打小闹”,扩展到一个残疾人团队,进行规模化生产,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
“我准备报名参加残疾人公益电脑培训课程,将来开一家网店。”李勤憧憬着,“另外,我还想开一家布艺工作室,免费教残疾人制作手工布艺品,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已有50多名残疾人在“灿益工坊·印象宁波”实现创业就业,这一残疾人文创就业创业平台,还被评为宁波唯一的“全省残联系统担当作为最佳案例”。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而残疾人奔小康的关键,就是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文创就业”仅仅是宁波助力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杨露是我们这里的首批残疾人之一。”宁波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阳光家园专职管理员李静告诉,东胜街道现有残疾人547名,其中一、二级,以及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336人,困难群众比较多,单靠帮钱帮物、送米送油,只能缓解一时之需,“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于是,街道在2019年12月建立了这个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除了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陪伴、协助外出、代购等一系列服务外,还联系企业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活给残疾人做。
“起初是不太愿意的,来了之后,认识了新朋友,慢慢融入了社会,性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家都非常喜欢。”杨露说,在这里,可以学做手工,做手工本身是有收入的。然后每天过来,政府还会给他们适当的补助,一个月下来,五六百元的收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里还让他们有了集体归属感,就像他们的“第二个家”。
一直以来,宁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力争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过多措并举,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搭就业平台、建孵化基地、举办各类培训,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其中,在海曙区已设立7个工疗车间、20家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与455家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合作关系,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为92.2%。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宁波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达到37456元,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9%,双双居全省首位。全市有3.2万名残疾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9%、99.8%,残疾人参加居民社保参保缴费补贴率达到99.8%;全市692名0岁至6岁残疾儿童,得到了更高标准的康复服务,有11.6万名残疾人得到了诊断评定、矫治手术、功能训练等康复服务。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冯淑萍 康行远 邹建锋 实体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活水灌溉滋养。特别是经济发展遭遇“黑天鹅”甚至“灰犀牛”袭扰的时候,更需要金融服务为经济发挥保驾护航的血脉作用。 自今年上半年以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