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07-09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往不太常见的疾病——痛风,如今的 发病率却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数据显示,1952年 我国只有26例痛风患者 ,到2017年全国 痛风患莲花县旅游,陈皮批发,十日画一水,
持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莲花县旅游,陈皮批发,十日画一水,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研究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部署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已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持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2019年,金融委会议曾提出要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本次会议再次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王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再次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意在实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发挥逆周期优化结构作用和遵循市场原则,二是统筹执行政策使命和积极主动作为,三是统筹让利实体经济和保本微利可持续发展,四是统筹国际通行的实践和创新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很好地发挥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这就属于逆周期调节应对疫情。”王刚说,例如,国开行制造业贷款占比同比2019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进出口银行制造业贷款增速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的目标。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开始于2015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推进政策性银行的分类分账改革,之后的重点工作分工中就明确提出12月底出台分类分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从以上的一系列部署来看,王刚认为,这次会议总结以往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起到了既往开来的作用。
在他看来,这些年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使监管制度落地。2017年首次提出“一行一策”的监管办法,这是顶层设计里的重要规章,为下一步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公司治理取得了较大进展。政策性银行立了董事会,将公司化治理落地运行。三是强化了资本约束,通过财政和其他合格投资主体注资补充了资本,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实施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是下一步改革重点
在王刚看来,此次会议提出的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措施有三个亮点,一是实现业务管理的分账核算,二是有序提高透明度,三是要强化资本约束。
“尽管执行国家战略的金融机构在透明度方面跟一般的上市银行不一样,但要在市场发债融资,还是要通过年报等方式依法合规披露,给债权人要提供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有序提高透明度。”他解释道。
王刚认为,近些年,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在落实资本管理办法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亟待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
“政策性银行基本都是保本微利,靠自己挣钱补充资本的难度很大。所以更多还是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外部资本补充机制。下一步可以考虑面向金融市场发永续债等,通过这种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来支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他说。
在王刚看来,以上三方面亮点中,分类分账的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点。“从2015年启动改革以来就一直强调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功能定位,但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前提是政策性业务、自营业务的边界得清晰。”他认为,之所以有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的分类,是为了保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如果业务边界划分不清楚,后续的资本约束和补充都没法算清。同时,明确边界能够防止滋生一些套利现象。
理清业务边界可以优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不仅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王刚认为,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目前没有出台相关立法,明确业务范围。二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变化,政策性银行也在动态地调整业务范围,导致理清业务边界难度增大。三是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导致技术操作层面很难实现理清业务边界。
为此,他建议,从长期来看,要从组织架构设置上进一步把政策性和资金业务分开,从管理源头上防止把分账管理作为弥补亏损,可以以子行、子公司的形式,实行独立的薪酬、利润和资本管理机制,保障其持续发展。
特别报道丨培育市场主体是改革开放的必然历史逻辑
高端访谈②丨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国家发展行稳致远
纾困小微企业仍将是宏观政策发力点
焦点丨行程过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步入攻坚期
时报时评丨坚持党的领导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国研党史学习教育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罗明榜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17441.html莲花县旅游,陈皮批发,十日画一水, 中医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古代西医还没有流入我国时,古人生病主要就依靠了中医与中药材治疗,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当疾病出现之后,很多人都倾向于选择中药材; 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中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