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两会观察丨以宏观政策稳定性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03-11
时报时评 范思立 星星点点,直至燎原之势。 “1+3+7+1+6+3”——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新一轮扩容。9月21日,国务院下发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方案,三袋米
时报时评·两会观察丨以宏观政策稳定性精准支持实体经济三袋米
唐福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在千磨万击中守住了自身发展的底线,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初心,以超越常规的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精准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与疫情的冲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回顾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40多年里,中国宏观政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坚持稳定的基调。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并不是通过强刺激或大水漫灌获得的;另一方面,说明正是因为坚持了持续稳定的宏观政策基调,中国经济才保持了40多年持续性的快速增长。
在面对外部环境巨变时,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果断坚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政策基调,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40多年的实践证明,不以一时的刺激为目的,而以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政策为后盾,经济增长方能步稳蹄疾。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双重压力背景下,中国选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提质增效等方式,以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基调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经验来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2021年的国内外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以上种种,无一不在警示我们必须继续做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扶上马,送一程。这是2021年宏观政策实施中的应有之意。比如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方面,当前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各类继续执行的制度性减税政策、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的延长、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等均须尽快抓实落细,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在货币政策方面,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金融机构应让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让持续稳定的宏观政策红利精准有效滴灌实体经济,中国实体经济才会在应对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
两会特别策划之一丨百名代表委员寄语建党百年
两会特别策划之二丨百名代表委员寄语建党百年
DRC代表委员访谈②丨刘世锦:实现2035远景目标要增速更要质量
两会热点丨“碳达峰”“碳中和”来了,万亿级市场红利令人期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发布《数字时代闲置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发布《数字时代闲置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报告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三袋米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传递出全力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和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要信号。为此,中国经济时报约请相关智库专家围绕下半年经济形势、宏观政策、新型城镇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