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观察NO12】奎星楼社区老年生活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2-12
警方提示,针对老年群体,骗子以打亲情牌为手段,以为老年人健康着想为借口,实则都是为了诱骗老年人落入其编织好的“圈套”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大伯,我是您侄子小曹,您的病有救啦!”一通“报喜”电线岁的王大爷一步步引入圈套本站
【社区观察NO12】奎星楼社区老年生活调研报告本站
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属于典型的复合型社区,由原郫筒镇东大街社区、南大街社区、奎星楼社区部分区域组成,由于地处老城区,绝大多数是老旧院落,社区老年人居多,老龄化问题凸显,其中高龄、独居、残障等特殊老年人日常生活普遍存在照料问题,《中国老年健康蓝皮书研究报告》中指出人口老龄化将快速演进,传统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居家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方式。
本次社区调研主要聚焦老年人的生活及房屋安全情况,通过对奎星楼社区的高龄、独居等困境老人进行居家安全评估调查,对奎星楼社区老人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梳理,整合社区老人的调研数据和资料,可以研判奎星楼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具体情况,收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通过调查分析数据对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进行整体了解和掌握,对奎星楼社区健康老龄化发展工作进行数据收集,为后期开展居家养老具体工作提供指导和信息支撑。
本次评估对象主要针对奎星楼社区80岁以上的高龄、残疾等特殊老人以及60岁以上独居老人,共计132人。受访者年龄主要分布如下:60-69岁18人、70-79岁42人、80-89岁63人、90-99岁及以上9人。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次调研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老年人的数据和已有的文献资料(老人统计表、高龄老人补贴资料、计生资料等),了解社区老人基本情况,并对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即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从奎星楼社区高龄和独居老人中抽取部分老人进行居家安全调查。
主要用于了解受访者对特定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考方式。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按照预先制定的居家安全评估量表,进行居家深度访谈。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视觉和辅助工具,对老人家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观察,收集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通过固定的统计报表、数据资料,对它们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调研结果。分析老人居家安全的等级情况。
从2022年5月16日至7月31日,调研评估工作组分两批进行老年居家安全评估调查工作,共计59名社区志愿者参与评估调研工作,根据社区网格分为四组调研小组,分别对抽样数据中的160名老人,通过入户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进行评估调研,调研安排如下:
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位于郫筒街道老城区,辖区总面积约为0.6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1日,常住居民9224户,总人口数22139人,常住人口17408人。其中流动人口5664人,户籍人口16475人。共43个院落,其中物管院落14个、安置小区5个、城中村4个,其余均为老旧小区,是典型的复合型社区,下设居民小组28个。辖区共有在册党员362名,下设院落联建10个党支部,院落单建2个院落支部。由于地处老城区,在众多老旧院落内分布的老年人也较多。
从社区具体人口数据可以清楚掌握目前社区的居民年龄分布状态,根据社区基层摸排数据显示:辖区内0-20岁居民2805人;21-40岁居民6262人;41-60岁居民6087人;60岁以上老人3216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8.40%,其中高龄老人384人,80-89岁老人共342人,90岁以上老人有42人。
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老龄化水平与全国的老龄化水平基本持平,已接近中度人口老龄化,据此可看出,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
根据社区高龄老人的基础情况,大部分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及子女照顾,低保户中老年人仅1户,社区老年人能够保障日常生活开销。
在社区老年人数据记录中,80%的老年人备注栏都标明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家庭照护更是重点。
据社区基层摸排数据,奎星楼社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就有118人,从社区前期数据了解部分老人有子女会定时看望照顾,还有部分老人与子女、老伴共同居住,大部分老人家庭支持状况较为良好。部分无子女、老伴照顾的老人,与邻里的关系也较为和谐,能够与邻居相互照看。
由于奎星楼社区内多为老旧院落,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较为陈旧,设备老化且不完善,老年人的锻炼活动场所和设施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住户的需求。目前社区内部分院落已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可看出,奎星楼社区共有38个院落,商品房数量占比与三无院落数量占比是最高的,分别是37%和20%,由于地处老城区,除商品房外,三无院落、单位院落、安置小区的原住民也较多。由于老旧小区较多,建筑老旧化严重,房屋建筑久远,其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不适应老年住户需求变化。从院落的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奎星楼社区辖区内院落众多,结构复杂,不同小区内针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活动水平也参差不齐。
社区空间有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社区综合体);辖区内九个小区的活动室(锦绣东方、泰立观筑一二期、鹃城苑一二期、鹃城苑三四期、西区银座、时代花城一二期);辖区内两处无名小公园。目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奎星楼的最大综合体,是居民参与最多的公共空间,也是老年人聚集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其他社区公共空间数量整体偏少,街区无名小公园是除社区综合体外,部分老年人闲暇去处之一,上述各小区的部分院落空间活动室,因在小区内仅有本小区居民参与使用。
社区便捷生活圈建设较为完善。以居住空间为轴心,以社区生活圈为半径,以符合老年人步行尺度的15分钟社区老年友好生活圈规划、建设为载体的社区空间来看,奎星楼社区满足老年人步行范围生活圈,除无公共交通外,日常生活相对较为便捷。但是,针对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缺乏针对其需求的精准服务,比如上门服务活动。
社区中的为老服务形式相对较为单一。每月逢8为固定志愿服务日,但志愿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多样,针对老年群体的志愿活动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不够强,老年人的参与度较低。
公共服务方面老年群体由于身体、独居等各方面的原因,办事办证较为麻烦、困难,社区内缺乏针对老年人办事的指引和说明,往往会造成老年人不熟悉流程未能一次性成功办理好业务的情况。
从上图社区商家店铺的数量分布来看,奎星楼辖区餐饮店铺占比最高,生活类的店铺基本满足居民基础日常生活。通过前期社区资源数据分析得出,餐饮店铺主要集中在和顺一巷、和顺二巷、和顺三巷美食居多,餐馆类型多样,老年人外出就餐比较便捷。和平街及和乐巷KTV,酒吧居多,晚间人流量较多,适合年轻人休闲娱乐。
从图五可以看出,空间的使用率最高的是街区空间、美食餐饮街、地铁处。图六中空间使用率最高的是大的小区院落等。社区人群聚集地主要在餐饮美食街附近,老年人也主要分布在临街小区院落中。
社区内主要以餐饮业为主,人流量大,娱乐场所多服务于年轻人,辖区内缺乏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设施及场地。辖区内老年人的聚集地主要在少数几个茶馆,缺乏其他能够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感的文娱设施和场所。
本次老年评估对象多为夫妻相扶,以退休职工为主占52.1%,离退休干部占10.4%,无业人员占24.3%,其他身份占比13.2%。在评估调查的132名老人中,女性占65%,男性占35%。
本次老年评估对象文化程度主要分为专科、高中、中专、小学、文盲五类。其中文盲27人,小学46人,初中32人,高中6人,专科2人,未填27人。
本次老年评估对象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和养老金占比86.3%,其余多为子女补贴占比8.4%,其他收入占比5.3%。评估对象中每月消费主要支出是生活饮食和医疗保健,占比为96%,用于文化娱乐仅有1人选择。80%的评估对象反映近期并未参加公益性老年组织或老年活动,对目前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基本满意。
在入户评估中,可以发现大多数老人日常文化娱乐较为简单,仅靠日常打牌、看电视等方式,极少数单独为其付费如报团外出旅游。老年人参与社区文化生活较少,社区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足,文化服务和文体教育方面不够丰富。
49%老年人使用的为老年机,42%老人会使用智能机,且均为低龄老人,在使用智能机方面,主要还以简单接打电话、微信聊天和看抖音为主。8%老人有智能机但不会操作,仅用于接打电话,使用其他软件需要子女帮忙操作,但由于子女不常在身旁,在无人指导情况下,他们无法单独使用智能机,其功能等同于老年机。
在评估对象的子女状况中,绝大多数为2-3个子女,占比57.22%,独生子女占比16.14%,三个以上多子女占比24.34%,无子女占比2.30%。从抽样数据来看,目前子女结构还未到独生子女的父母老年爆发期,预计5-8年进入60岁的年龄结构,独生子女占比会加大。大部分老人有子女会定时看望照顾,轮流照顾。部分无子女、老伴照顾的独居老人,与邻里的关系也较为和谐,可以相互照看,也有志愿者定期看望。
从居住情况看,除独居老人外,46.05%的老人夫妻同住,34.21%的老人与子女同住,2.63%老人与其他亲友同住(如侄儿侄女、保姆等)。目前入户评估的独居老人共56位,高龄独居和空巢占大部分。
在抽样评估中,大部分老年人整体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但重度失智失能绝对数量不容忽视且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较高。54%老人表示目前健康;25%老人表示身体一般;14%表示身体不好,常年生病;2%老人卧。
除个别身体健康良好的老人外,94.6%的老人均自报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其中大部分老人患有多重老年疾病,35.6%患有高血压、23.2%患有关节病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14.4%患有糖尿病;8.3%患有冠心病、6%患脑中风、脑梗;5.1%患老年痴呆,8.9%患有其他慢性病;仅有4.5%老人无基础常见病。由此可见,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慢慢退化,各种疾病容易出现,老年人是一个特殊年龄群体,老年健康问题尤为重要,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病为老年常见三大病症,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学习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也同样重要。
在走访评估对象中,除残疾老人外,大部分老人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多以腿脚不便和年老疾病引起,并有61%的老人有在家跌倒的情况,包括上厕所、地滑、起床等多种情况导致。在所有评估对象家中,都配置厕所扶手和防滑垫,部分老人使用坐便椅,但其固定性不强。
在评估对象中,66%的老人有城镇居民医保,34%为城镇职工医保。针对日常就医情况,从评估数据看,48%的老人选择日常诊所、药店买药;24%的老人因身患疾病,定期就医;15%的老人表示目前身体还算健康,很少去医院;12%的老人有定期体检的习惯。
针对目前就医难点方面,29.41%老人表示无人陪伴;25.49%表示看病流程繁琐,33.33%表示就医过程中有其他难点,如线上挂号、缴费等网络操作;3.92%老人表示经济困难,医疗费用支出困难,另有11.76%老人有子女照顾,表示目前没有就医困难。评估调查中尤其是独居老人普遍反映无人陪伴是就医难点,其次为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日常邻里关系情况评估中,67%老人表示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经常往来;30%老人表示邻里关系一般;3%老人表示不和谐。邻里志愿者帮扶方面,有61%的老人表示有邻居及志愿者进行帮扶的情况,其中定期有邻里志愿帮扶占比40%,偶尔有邻里志愿帮扶占比60%;38%老人表示没有邻里志愿帮扶。
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老人表示生活中存在着这些困难:独居寂寞、看病无人陪伴、身体无力做饭、洗衣、打扫、日常家电家具维修等日常生活行动较为费力、收入少。仅有31.6%的老人表示目前有子女照护、身体较为健康,暂无困难。
通过需求问卷评估访问,64%的老人表示能够自理、有家人照顾暂无需求;其余26%有需求的老人中,做饭送餐服务、就医陪伴及义诊服务、安装求助电铃是位居前三的老人需求,其次为洗衣打扫、代买、聊天陪伴、理发等日常为老服务;文化娱乐需求服务仅1人选择,表示目前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较少、没有以老年人为对象的针对性娱乐活动。
独居和夫妻同住的老年人表示大多自己做饭或老伴做饭,也有少部分老年人是通过子女做好送餐、保姆做饭和选择其他方式(邻居帮忙)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评估调查中,了解社区有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占大多数达到63.7%。在回答是否需要得到日间照料或养老中心的帮助时,仅有50.4%的老年人回答希望,大部分老年人还是愿意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帮扶期望形式中,小时工性质家庭服务和邻里志愿服务选择率最高,其次为社区站点及日间照料服务。绝大部分老人对需求时间期望在1-2小时左右。
评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特殊兴趣爱好,除睡眠休息和吃饭时间外,老年人每天时间分配首位是看电视,其次是做家务和外出遛弯,再次是看书看报及打牌,上老年大学、体育运动及戏曲兴趣等都相对较少,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最多。参加老年大学的老人在性别、年龄、文化上有一定差异,女性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多于文化程度低的,且年龄较低参加的人较多。
从老人日常生活主要活动可以看出,大部分老人每日时间分配主要为做家务、看电视和外出遛弯,分别占比26.5%、30.9%和25%。其余为打牌和其他娱乐,老年大学占比仅为1.5%。针对为老服务的有偿性上,79.2%的老人表示希望得到无偿志愿服务,仅有12.5%的老人表示经济能力允许,接受低偿为老服务。在询问是否愿意接受社会帮扶中,64%的大部分老人表示愿意接受,有20%也明确表示不愿意,这部分老多数有子女帮忙照顾,不想给社区和社会增加负担。
老年居家安全评估量表内容分为房屋整体情况、厕所及浴室情况、卧室情况及厨房情况四个方面,从抽样评估量表的数据可以了解到目前老年人居家安全具体情况。
有7位老人屋内比较昏暗光线较差,白天需要开灯才够明亮,但通常不开灯,有老人习惯节约用电,也有眼睛视力问题受不了强光刺激的原因;15位老人家中有延长线位老人家中有门槛落差,存在摔倒风险;17位老人家中的家具(如椅子、茶几等)不够坚固,在老人行动时缺乏支持,且家具边缘或转角尖锐直角易绊倒人;30位老人家中日常所需的使用之设备(如轮椅、拐杖、半拐杖、助行器等)没有放在固定位置,老人不方便使用;38位老人家中的过道较窄,宽度小于150cm,不方便轮椅在过道回转;70位老人家里走道没有设扶手或其他可协助老人行动的家居设备,这也是整体占比最高的情况,56.7%的老人家中都没有专门在过道为老人设置扶手或可支撑的家具设备。
经过走访调后,整理数据获知,有3位老人家中厕所地板比较湿滑;18位老人厕所异味较大不通风,存在一定淤堵现象;19位老人家厕所与地面有门槛,存在跌倒风险;35位老人未在厕所装有夜间小夜灯;47位老人厕所里为蹲便非坐式马桶或没有排便座椅,蹲便如厕存在一定风险;54位老人浴室里没有备防滑椅以供老人坐着及休息;59位老人厕所及浴室未铺设防滑排水垫和防滑垫,占比最高,可见大部分老人厕所没有防滑垫,存在地滑跌倒风险。
15位老人卧室地面不太平整有突出,有被绊倒风险,且没有留夜灯(眼盲老人除外),床边未放置手电筒及电线位从床到厕所的通道有障碍且比较影响行走;21位老人卧室床垫边缘较滑,床垫质地或铺设不够硬实,存在坐床边人员下跌的风险;28位老人卧室床的高度不合适,不便于老人上下床安全移动,另外,从衣柜存取衣物,老人需要椅子辅助,特别是独居老人有安全隐患;68位老人卧室的家具及墙壁没有特殊防护设计。
8位老人厨房地面比较潮湿且油腻,有滑倒风险;21位厨房空气异味重,水槽易淤堵且通风不好;20位老人表示家中厨房设计较高,操作不太方便;32位老人表示如果要拿较高的东西,需要用到踏脚凳,但脚踏凳高度不适当,有39位老人明确表示不拿高处的东西如有需要请家人帮忙拿取;70位老人厨房没有布置防滑垫在地上,溅出的水分及油类不容易吸收,有滑倒风险。
从老年居家评估量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奎星楼社区女性老年人总量和占比均高于男性,尤其高龄独居及空巢老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数老年人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多表示除了身患疾病、年老体衰的特殊情况由子女、家人照料外,大部分在日常生活自行照料。受传统观念影响,社区老年人还是倾向于自行照料或由子女和家人照料为主的居家养老方式。
从老人经济来源看,老年人收入基本稳定,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极少一部分老人由子女供养,由于评估的为城镇社区的老年人群,其生活保障程度相对较高,老年人普遍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感到满意。尽管大部分老年人对现状表示满意,仍有部分老人对住房安全性表示不满意,这主要与老年人居家适老化设施不足有关。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多地留在家里,居家养老成为社区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家里的适老化设计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居住安全都有较大影响。不适合老年人的住宅设施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等伤害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从人口素质看,评估对象中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只上过小学的老年人占比最高。低龄老人受教育水平整体高于高龄老年人,教育素质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老年人健康情况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分性别看,女性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高于男性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多重慢性病,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很重要。
在老人日常生活安排方面,操持家务与看电视是老人的主要生活内容,其次是外出遛弯、照顾家人,少数老人会专门安排娱乐时间如外出旅游、老年大学等娱乐方式。由于社区公共娱乐空间局限性,老人闲暇娱乐多在居住小区空间进行。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越来越多老年人也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从评估调查可以看出,大分部会使用智能机的为低龄老人,当然,对于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来讲,主要还是以简单接打电话、微信聊天和看抖音为主。而对于相对复杂的网上挂号、买票、订餐、学习等智能服务,老年人几乎不会涉及。
一是无人陪伴,日常照料难。由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家庭已经渐渐削弱了自身的养老功能,子女一方面没有更多闲暇时间照顾老人,另一方面又常常忽视老人的心理慰藉,老人得不到陪伴,老年人精神关怀缺口明显。在评估中可以了解到,80%的独居老人都有独居寂寞的感慨,但又不愿给子女增添麻烦。在需求收集中,安装求助电铃是除日常生活服务外占比最高的需求,可见老年人的照料问题。
二是老年人身体不好,活动不便,更缺乏娱乐活动。在入户评估过程中,常有老人表示由于自己或老伴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长时间没法下楼或外出困难,仅以每日看电视或听广播为主。可见加快社区及家庭适老化改造,增强老人生活便利性和娱乐性很有必要。
三是智能服务功能使用困难。从评估数据可以看出,49%老人为老年机,大部分有智能机的老人并不会独立使用智能手机的智能服务功能。随着智慧养老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生活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不会使用智能化服务,或者仅会使用简单的操作,已经成为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是社区居家安全养老服务项目较单一,社区老年人居家安全设施不够完善,日常生活起居照料服务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社区养老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性,养老队伍也亟待增加新鲜血液和专业力量。
奎星楼社区前期通过征求居见,已引入童萌0-3早教、匠心禅悦瑜伽、匠心烘焙、十八匠缝补维修理发、雨婷美学工作室等合伙人模式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采用商业+低偿+公益的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满足了社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针对社区老人开展相应的公益活动。合伙人将收入5%注入社区公益基金,壮大社区基金池,反哺社区居民,为老服务相关活动提供保障支持。
奎星楼社区现有“友邻集市”,“十八匠·修匠心”便民服务组织于每月“逢八”开展进院落活动。将平日居民生活中所需的“磨刀”“补鞋”“理发”等服务带进小区,居民在自家院落以1元的公益价格就能享受到匠人们贴心的服务,推动便民生活15分钟生活圈的健全,提升辖区老人的便民生活服务体验感。
社区内的老党员、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官和法院律师等组建和谐解忧队并加入社区合伙人队伍。围绕居民日常矛盾纠纷、家庭摩擦、物业矛盾等,整合辖区内部社会资源,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助力社区治理发展。同时,社区自组织及志愿者队伍较为活跃,在日常为老帮扶活动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社区居家养老关怀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善社区老年人信息库,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个性化定制为老服务,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和服务项目。依托居家养老关怀志愿者通过上门开展陪伴、助餐、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提高老人幸福指数。当前,最主要完善老年日常生活需求服务如就义诊、老年助餐、文体活动、精神关爱等需求较高的养老服务项目,联动社区本地优势资源,举办老年需求供需对接会,有效整合自组织、合伙人、十八匠等社区组织资源,为社区搭建服务资源库,进行资源对接闭环。等条件成熟完善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场所和设施。
一方面可以依托居家养老关怀志愿者通过上门开展陪伴、助餐、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提高老人幸福指数。志愿者通过需求清单认领和参与的服务模式,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详细记录志愿服务时效与内容,通过时间银行建立志愿者积分机制、提升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打造社区长者服务志愿者团队。
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定期举办老龄政策和养老护理知识培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并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的需求服务,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融入社会的心理需求,让老年人融入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安度晚年。
经排查居住安全隐患、家具陈设问题,集中适老化改造,增设适合老年人的居家无障碍设施,增强老人生活便利性,例如针对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安装居室通道扶手、坐便椅助行器等。
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建立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培训机制,除家庭成员承担相应的义务外,社区可以定期开设智能设备使用培训班,采取一对一答疑方式,消除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障碍。
根据入户调研评估结果,将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服务、医疗需求、心理和精神支持、居家安全改造和老年文体娱乐五大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需求服务清单,按需为老年人对接供应相应的服务,满足老人的需求,提高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1. 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全国人口是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老街坊长者服务中心团队是爱有戏于2014年孵化的专项开展社区互助养老的社会组织,致力于探索社区互助养老的社会联动机制和工作方法。
项目服务内容:老街有访老年服务项目尝试通过“安全评估-需求发布-平台搭建-供需对接-行动计划-回应需求”六步循环工作法,实时掌握社区高龄老人生活现状,重点排查照护对象,培育长者服务志愿者团队,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有效整合自组织、商家、驻区单位等社会资源,搭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库,提供服务把关及资源整合指导,提升社区老年服务品质,逐步完善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关怀体系。
服务频率:每半年进行一次六步循环工作法,以半年度为单位,对需求相应情况及相关工作效果进行评估,优化服务计划。
,爱有戏总干事助理,10年公益行业从业经验,国家开放大学社区营造师讲师以及考官;何旭,5年公益行业从业经验;袁朝霞,7年公益行业从业经验;吴光琴,6年公益行业从业经验
是爱有戏文化传播委员会于2022年7月新增的一档专题栏目,由社区实务工作者分享所学、所想、所思、所悟,是基于实践的经验萃取和反思,欢迎关注!也期待大家的评论和建议。
本站 伴随着苏州老年人多年的老年证就要“换脸”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