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举行《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会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7-12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2日),北京北风劲吹,阵风可达6至7级。大风呼啸下,气温下降,今夜最低气温将低至冰点,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明后天气温持续低迷,公众请注意保暖。 昨天,北京天晴气爽,白天本站
卫健委举行《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会本站
原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11月1日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吴乾瑜,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李志新,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晓红,北京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秦苑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第41场新闻发布会。我是宣传司新闻处的成义。 就在上个月,在这里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了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和全国“敬老月”的安排,各位媒体朋友做了很好的报道,为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营造了很好的氛围。近日,我委会同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今天上午,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发布。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到了委老龄健康司及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向大家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吴乾瑜,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同时,今天在台下就坐的嘉宾还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李志新、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晓红、北京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主任秦苑。下面,首先请王海东司长介绍《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各位同志,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上个月2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就是这个文件,八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一个《指导意见》。下面我跟各位简单介绍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文件主要内容。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但据研究,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工作。习总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2018年机构改革中,全国老龄办职能调整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赋予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新职责。
为解决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建议意见,多次征求部门和地方意见,根据全国老龄委全会、中改办、国办意见对文件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除了8个联合发文部门外,《意见》还涉及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银保监会、中国残联、中国老龄协会等9个部门和单位的具体职责。这个文件每一项政策后面都有具体部门分工,非常清晰。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为保证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意见》提出了三项具体量化工作指标。一是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这三个目标指的都是2022年。
二是主要任务。《意见》按照老年人健康特点和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围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环节,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在加强健康教育方面,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在加强预防保健方面,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预防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加强重点慢性病筛查指导,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加强疾病诊治方面,完善老年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在加强康复和护理服务方面,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在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方面,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数量。在加强安宁疗护服务方面,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
三是保障措施。《意见》提出6项保障措施,包括强化标准建设、政策支持、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信息支撑和组织保障,即“六个强化”。 《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意见》的印发,一是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逐步缩小老年健康服务的城乡、区域差距,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公平可及;二是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鼓励社会参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三是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促进老年健康服务的有序发展;四是有利于促进预防关口前移,对影响老年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总之,《意见》的印发实施,对加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我们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560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为目标,统筹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6个环节的重点工作,着力发挥基层卫生平台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构建整合型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健康服务。我们主要是几个方面来加强体系建设:
注重规划引领,在《上海市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还专门制订并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建立以护理院、护理站、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为三大托底、老年医学专科和区域老年医疗中心为两大支撑、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为一大引领的“3-2-1”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布局。同时持续增加老年护理床位供给,明确到2020年实现按户籍老年人口数1.5%的建设目标进行护理床位建设,由卫生、民政分头推进实施,满足老年护理需求。将安宁疗护服务列入到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项目清单,通过政府的推动,全市已有200余家机构注册临终关怀科,机构床位900余张,居家床位700余张,为机构的老人、社区的老人和居家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宁疗护服务。我们希望到明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全部提供。
上海根据国家的要求,积极构建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分级诊疗体系。全市已经形成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家分中心、7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62个村卫生室形成服务网络,8700余名全科医生,组建近6000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老年居民超过380万,提供针对性健康管理、长处方、延伸处方、优先预约转诊、家庭病床、安宁疗护等健康服务。目前,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占全市医疗机构诊疗总次数的占比逐年增加,2018年已达到37%,连续三年获得“沪上十大行业服务质量评测”首位。
一是由卫生牵头,将分散在卫生、民政和医保的评估标准进行整合完善,形成全市统一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成为老年人享受长期护理服务、政府补贴、入住机构等的“金标准”。二是着力推进家庭病床服务。2018年新建家庭病床5.4万张,开展家庭服务70万人次,将医疗服务延伸至老人家中。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长期照护服务,强化多元供给,上海也是全国率先试点长护险的城市之一,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的护理服务机构已成为提供长护险服务的主要力量,并形成规模化、品牌化。
此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上海市8月底印发《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注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随着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加强,老年人健康素养较“十二五”末有了明显提升。今年,依托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建设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我们希望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在每一个街镇建成1家健康小屋,进一步将健康服务推送到老人“家门口”,提升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谢谢!
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是最核心的问题。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在健康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处于衰弱和高龄的老年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刚才王海东司长已经讲了,我们国家将近2.5亿老年人,到2018年年底,75%的老年人都患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疾病。除了多种慢性疾病以外,还有老年综合征,同时目前还存在多重用药的问题。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的发生,这样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大家知道,老年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衰老的机制和变化规律,以及由于增龄因素,就是老化以后引起的相关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减退而带来的一些疾病的防治,以及老年人群的卫生与保健学科,它从临床角度讲,主要是致力于识别、评估、防治衰弱老年人的综合性健康问题。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健康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老龄化的定义里面突出提出来的问题,什么叫“健康老龄化”?其实非常重要的一条,不是说这些人都要很健康,没有病,实际上是在不同年龄段患有多种疾病的状态下,同样能够让他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维持他现有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在推进中国全民健康的过程中,老年健康是最大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老年医学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健康与衰老的研究不断深入,老年医学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但是和相对早一些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西欧、北欧,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医学学科起步还是比较晚的,所以发展上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专门的老年医学研究机构不足,不是很多。另外,和老年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投入不够,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的载体较为薄弱,多数老年的临床仍然以单病种治疗为主,心脏的问题去心内科,呼吸的问题去呼吸科,研究的方向比较单一,没有把老年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来对待。而且,公众对于老年医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
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医院设置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又会同科技部等四个部门批准设立了北京医院等6家国家老年病临床研究中心。今年年初,北京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又共同组建了老年研究院。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比较突出的国家,国家的医学研究机构都专门有一个分支是研究老年人的问题、研究老龄化问题、研究老年人健康的问题。像美国的“国立老年病院”专门研究老年健康。而我们国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是研究、研究医学最高的一个研究机构,但它缺这么一块,所以今年我们联合成立了老年研究院。这些国家级的中心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将在开展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在老年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推广适宜有效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以及加强老年医学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精神,加快推进老年医学研究中心、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研究院等创新基地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换基地,加强老年健康相关学科的研究和老年健康相关适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全面提高我国老年医学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诊治水平,以科学促发展,为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近年来安宁疗护是一个非常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请问我国的安宁疗护体系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跟世界上发展相对比较健全的安宁疗护体系相比,我国的安宁疗护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谢谢。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病房的秦苑大夫,我可以对记者刚才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答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标准,一个国家的安宁疗护的体系建设大概分了六个层级: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上没有安宁疗护服务,第二个层次是刚刚开始做能力的创建,第三个层次是3A级,有孤立的安宁疗护,是零星的,没有形成体系。3B级的服务有局部的网络了,就是普遍开展安宁疗护,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4A级的时候就初步整合,进入了主流医学的框架,到4B级的时候,也就是最高级的程度,就是完全整合进入了国家的医疗体系,进入了主流的医疗系统当中。最高级别的整合标准有几个标识:第一,安宁疗护的服务可以全面提供,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得到这样的服务。第二,安宁疗护的理念广泛普及,全民的认知程度非常高,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临床关怀的理念得到广泛的推广。还有阿片类药物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得到。在公共卫生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国家的这个政策当中是有完整构架的。第三,完整的教育和研究的体系。最后一个是具有全国性的安宁疗护学会。我们现在参照这样的一个标准去看,我国的安宁疗护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在北京、上海、吉林、河南、四川的一个市区启动了第一批5个安宁疗护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局部构建了市、县、区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远程服务五种模式,基本的体系开始初步形成了。可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从35个增加到61个,安宁疗护的床位从412张增加到957张,执业医生的数量从96人增加到204人,执业的人数也从208人增加到449人。我们医院作为全国第一批的安宁专科的培训基地,10月30日刚刚举行结业式,所以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中。医护人员的数量比试点前增加了115%,在局部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标准的3A或者3B级的水平。首批试点地区还推动了机制探索和政策突破,比如德阳率先推出了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的制度,长春实施了恶性肿瘤三种生命终末状态病人的单病种付费探索,有一些省和市开展了局部的试点。所以今年5月份,国家卫健委又启动了第二批全国试点,上海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地市进入到第二批试点当中。就全国范围而言,我们的安宁疗护服务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现在参照我们刚才说的WHO的标准,整体还有非常多的不足,因为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比如学科的建设,现在还没有独立的安宁疗护专科,所以在人才的建设方面还极需要大力推动。准入标准、用药规范、培训课程、质量管理体系都还在建设中,缺乏相应配套的财政、法规及法律方面的支持,社会的“生死教育”,以及现代的临终关怀理念,关于怎么样是一个有尊严的离去,在全民的教育中还刚刚起步,但已经比两年前得到了长足发展。
我看到这次发布的《意见》,针对我刚才说的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提出探索机制、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机制,对制定用药指南、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加强公众教育都已经明确地给予了指导。相信随着《意见》的出台,我国的安宁疗护服务会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前途一定很光明。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先要知道老年医学的概念,很多人,包括很多大夫都在问老年医学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吗,什么叫老年医学?我先回答这个问题。老年医学用我的话讲,从基础研究来讲,专门研究人类或者衰老或有一部分是涉及到抗衰老、延缓衰老的问题,在衰老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机制,人为什么会衰老呢?实际上从基础研究来讲是这个。从临床来说,我们和其他的专业有什么区别?老年医学临床来讲,它是以人为中心,他虽然治疗心脏问题,但这种老年人有呼吸问题,有消化道的问题,甚至有骨科的问题,有疼痛问题,是多器官的问题,是对着人的,他把这个病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在治疗,在治疗心脏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呼吸系统的问题,消化系统的问题,泌尿系统的问题,运动系统的问题。而专科是心脏有问题只治疗心脏,血管堵了给你放支架,支架不行做搭桥,但他忽略了本身还存在呼吸的问题,本身还存在其他系统疾病的问题。所以单一的学科主要是以器官为中心,而老年医学尤其是临床老年医学,是以整体一个老年人为中心。为什么叫综合评估啊?就是这个意思,首先这个病人来了先去综合评估,这是一个老年医学的定义。当然了,还关注一些其他的问题,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等等。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其次,老年医学是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一个基础支撑。我刚才讲了,推进健康老龄化,健康是核心,怎么健康?就是我们出台的《意见》,在这里面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支撑就是老年医学。目前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所以我们致力于建立六大任务,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这六大环节,也是六大任务,这是《指导意见》里的六大任务。它是覆盖城乡,而且是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 近年来,老年医学稳步发展,在老年医学学科里已经分了很多类,比如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预防医学,包括老年康复护理医学、老年心理医学、老年社会医学,已经分出了很多分支。这一个完整的老年医学体系,从生物到心理到社会,是三维度的。对于老年健康服务的各个环节而言,形成了非常有力的支撑,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另外,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我们以习总提出的“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为引领,推动老年医学从传统上以单个器官、系统、疾病为中心,也就是我刚才讲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从单一诊疗的模式上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诊疗模式转变,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健康老龄化,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作为现代老年医学的核心理念和首要目标。 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年人康复医学、老年护理学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特别是康复和护理其实在整体服务体系里是很重要的,最大限度地避免功能受损和变成一个失能老人,从而整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谢谢。
提问王海东司长,刚才您提到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赋予卫生健康委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新职能,现在已经一年左右时间,请问您在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新进展?下一步又有哪些具体的保障措施来促进和推动《意见》落地?谢谢。
去年国家机构改革,保留了全国老龄委,将全国老龄办调整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设了老龄健康司,赋予老龄健康司四项工作职责:一是组织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四是完成全国老龄委具体工作。我们司围绕第二项职责,即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政策体系方面,将老年健康服务纳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规划当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特别是,我们今年出台了刚才发布的这个文件,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老年健康服务的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
二是在机构建设方面,鼓励建设老年医疗机构,包括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等。支持一部分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和护理机构,这种接续性的医疗机构,同时大力发展上门居家为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三是在健康服务方面,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的治疗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的模式转变,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是在学科建设方面,推进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指导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范发展。
下一步主要是贯彻今天发布的文件精神,我们有几项措施:一是宣传和培训。我们围绕这个文件制作了海报、《一图读懂》、宣传视频的宣传工具包,我们将马上发放到各地,让各地开始广泛宣传,争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这个月在山东烟台组织省级培训班,宣传解读这个文件,部署落实文件的工作,把思想统一到文件上来,把任务部署下去,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二是加强标准和规范的建设。文件当中提到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比如,老年人健康干预与评价、长期照护服务、长期照护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老年健康服务机构等标准,还包括上门医疗护理和家庭病床的服务内容标准规范等等,为地方基层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提供标准规范的遵循,增加落地和可操作性。三是强化督导和评估。文件印发以后,我们就要抓落实。文件提出的六项任务、六项保障措施,我们都要对各地适时地开展督导和评估,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老年人获得感。
刚才也给大家介绍了,这里面我们有三个量化的指标。比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比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还有基层护理床位的比例等等,这些指标我们都要对各地进行考核,但也不限于这三项指标。我们要求各地根据文件的要求,要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
谢谢王司长,王司长说的《一图读懂》的材料已经印发给大家了,希望大家帮我们多传播,把这个好政策宣传好。继续提问。
我们看到《意见》中提出要加大康复护理机构的建设,今天北京隆福医院院长也来到了现场。据我了解,隆福医院是北京市最早的老年病医院之一,请问隆福医院在提供社区失能老年人照护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尤其是康复护理方面的。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是北京市隆福医院的院长卢艳丽,给你简单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北京市隆福医院在2000年时转型成老年医院,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刚才王海东司长发布的《意见》,王建业院长也介绍了老年医学科的进展等等。实际上,我们首先探索的是老年的整个连续医疗服务,当时从老年的健康管理到老年疾病诊治,包括慢性病管理、康复、中长期照护,一直到最后临终状态的安宁疗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连续化的医疗服务。我们这个体系的建设,到现在为止已经建了很多年了。
其次,我们通过东城区区政府和东城区卫健委的支持,我们建立了三个中心,老年医疗康复护理指导中心、综合评估中心、老年医疗服务中心。综合评估在老年的整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刚才王建业院长已经提到过。这三个中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老年的医疗康复护理指导中心主要是对东城区所有医疗系统,包括卫生机构、老年机构,都有一些指导和培训作用。并且把东城区老年人分成三种,一种是需要政府完全支持的,这种老年我们就称为“托底老人”。还有一部分老人是政府提供一部分帮助,我们称为“政府扶助老人”,还有一部分是他的经济完全是独立,这部分老人作为“普惠型老人”。这三种老人,我们首先给他们提供上门的综合评估,通过综合评估来评定老人的身体状况,根据身体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老人医疗服务中心也是起调动作用,一个是医院自己建立了8支上门服务的队伍,比如哪个老人需要一些护理的、康复的,甚至急性病的诊治,我们都提供这样的上门服务。第二个是有一些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就由区域的资源,比如有一些其他的医院,像普仁医院、鼓楼医院,我们把这个任务分配给他,或者分配给社区,由社区来提供。
另外,我们自己有两个分院,一个分院是天通苑社区,前面是养老院,后面是我们医院。我们医院为这家养老院提供整体的上门服务。我们还有一个北苑院区,它是和一家养老院共建的,这家养老院是提供生活服务,而且养老院的人99%都是失能老人,我们医院给他们提供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服务。还有一种模式是东城区所辖的16家养老院都和我们隆福医院签定协议,我们也给他提供上门服务。当然了,还有我们所覆盖的昌平区和朝阳区一部分的养老院,我们也提供一部分的服务。这是我们多年探索的模式。 这次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意见》,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也让我们更有决心和希望做好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以及医疗等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希望每一个老年人都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谢谢。
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提给王海东司长,在《意见》中把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作为两个很重要的任务提出来,我想这个是出于哪种考虑?这样预期在未来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中又将作为什么样的角色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第二个问题提给疾控方面的领导,疾控系统对于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谢谢。
首先非常感谢您关注疾控系统。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老年人现在的健康状况。刚才王海东司长、王建业院长也都讲到了老年人的一些健康状况。根据我们慢病中心全国的死因监测系统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三种疾病占到老年人群死亡的70%以上。按照中国慢病和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3%,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9.4%,这个数据还是好几年以前的数据,新一轮的危险因素监测今年刚刚实施完,最新的数据有可能更高。按照2014年慢阻肺监测的数据,60到69岁的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达到21.2%,70岁以上达到29.9%。按照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到74岁老年人群全口失牙率达到4.5%。刚刚在去年完成了骨质疏松首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2%。刚才领导们也讲到了,75%以上的老年人都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从这些数据来看,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我们分析这些疾病,因为关注这些重点的老年人群的疾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很多都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严限酒、心理平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仅仅是经过一般性的生活方式改变,也就是说按照这四大基石来做,就可以避免40%的发病、60%的死亡。现在的新技术发展也非常快,现在都提出精准预防和精准医疗,如果再付诸于一些个性化、针对性的措施,那么老年人失能、失智、不良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从这些方面来看,预防保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要做好预防保健,个人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都在提自己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群的健康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再来看看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老年人健康素养达到10%。但根据去年健康素养监测的数据,60到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有6.95%,可见老年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怎么提高健康素养?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内容、卫生保健知识的宣贯,帮助老年人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用这些科学知识维护和促进自己健康,毋庸置疑,这也是维护我国老年人群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作为这次《意见》的前两项意见提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疾控机构怎么在维护老年人健康发挥作用。这一块要充分利用疾控机构体系的优势和职能,疾控机构的职能就是从群体角度出发进行健康的宣教,一级二级的预防乃至环境的改善等手段来改变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群体健康。从这些职能和体系网络出发,疾控系统在维护老年健康方面至少能做三件事:一是提供强大信息支撑;二是加强健康教育;三是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信息支撑方面,首先是慢病中心强大的监测系统,我们有覆盖全国90%以上的死亡登记系统,在我们慢病中心和整个疾控体系在管理。还有覆盖全国的危险因素监测,能够及时地提供全人群危险因素的情况,以及重点慢性病的监测情况,这都能为老年健康的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健康教育方面,疾控系统在营养膳食、慢病预防、心理健康、伤害预防方面都有专业优势,我们有常年和媒体合作的经验,利用预防保健体系,国家、省、地、县,乃至县里面县乡村的卫生保障网,能够快速广泛地推广老年健康的相关知识。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老年健康宣传周,全国疾控体系在这个活动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加强预防保健方面,疾控系统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开展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比如针对阿兹海默病、帕金森这些神经退行性系统的疾病,从2015年起我们先后在9个省区开展了基于社区预防工作的试点,开展早期筛查、早期诊断、长期管理,探索这样的工作机制。再比如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在很多省市开展了相关工作。特别是,疾控系统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干预,不管是对全人群现在提出的“三减三健”各种活动,还有各种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专项项目,应该说从前端预防职业人群的健康,乃至于从儿童早期干预开始,实际上都减少了未来的老年健康问题。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王海东司长,为什么《意见》提出要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谢谢。
这个问题刚才王建业院长都已经回答过了,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是多病共存的,以单病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难以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文件中结合实践经验,就是要推动向多病共治的模式转变,以老年人为中心、以老年患者为中心,把老年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有机地考虑,统筹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用意,刚才王院长讲的更详细。
刚才说到为什么叫以患者为中心。我们考虑老年人的时候,如果是急性医疗的时候住院,对于一个单病,身体好的可以住专科,但如果是混杂疾病,同时更重要考虑的是功能下降。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力,谁走的快,走的长,谁就棒。还有一个是脑力,80岁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正在上升。所以能力下降的时候,更重要的不是治疗疾病,慢病是不可治愈的,而是维护功能,让他在保留功能的情况下,甚至是残留功能的情况下,能够让他做想做的事,能够在家。所以我们是支持他的自立,这个很重要。因此在医院里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考虑到功能,在专科就很难解决高龄且功能在下降阶段的,所以常常会带来一些医源性问题,因为高龄老人的储备能力很差。因此要设立老年综合科,就像一个旧车一样,不是换一个轱辘,或者换一个马达,而是让整个旧车做年检,让他能动,能走,能给上油,所以营养、康复都很重要。康复是什么?当你内在功能下降的时候,通过外在能力把它提升。在每一次打击以后,希望他能够恢复,当他不能恢复的时候,我们就进入到照护这个阶段,让他有尊严的生活。因此,在老年医学里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所以急性医疗综合医院是一个短期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它转诊出去,转到康复机构,康复不行,转长期照护,所以在配置上也是有序的配置,目的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通过要让患方包括他的家属满意度提高,这个很重要,让他们获得幸福感,是有质量的。
对于老年医学最重要的是三个关键词,一是生活质量,二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是死亡质量。因为生老病死,我们不能不谈死。这几个是很重要的。在综合医院里到底怎么做才叫老年科?第一个是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疾病,刚才说了,疾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是要帮助到其他专科,比如说外科,手术的病人就是风险的,我们如何帮助他渡过?还有一些用药很多的,或者高龄的老人,在其他科室怎么能帮助他?还有一个任务很重要的是安宁疗护,如果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说可逆的,很痛苦的,我们短期需要解决。还有一个是如何把他转诊下去,所以转诊医疗连续性是将来要做的。老年医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在院外,我们预防,以预防为中心。在社区如何做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预立医疗自主计划,帮助他们尽量少得病,病得轻。在疾病以后,功能不下降,避免它下降。在做疾病指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维护功能状态,这个指南才叫适合老年人的。到最后我们要帮助长照机构,我们叫医养融合,这里的医如何配置、如何做,在安宁疗护中善终服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谢谢你的提问。我觉得,落实国家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除了刚才讲到的疾病多学科整合性服务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在基层,在居家。国家卫生和健康大会上明确了要夯实基础,在基层可以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整合型服务,这是未来的主阵地。二是在基层可以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的筛查,包括疾病早期行为的干预,刚才疾控的教授也讲到了,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低于一般人群,所以在基层的服务尤其关键。另外,对基层来说还有服务的可及性、连续性、综合性。在上海的一个做法就是我们把所有的公共服务,包括各个委办局平台,大健康的整合,这是未来建设健康中国的一个关键。我们的做法是,今年年初发布了14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的意见》,除了发改、财政、医保以外,还有体育、健康、文化,这都是为了我们健康素养和宣传主要的阵地。同时我们还发布了一个社区健康服务的清单,包括社区的全科门诊、老年人保健、社区居家照护服务、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安宁疗护等等37项服务,这是政府的基本服务。刚才我向大家介绍了基层的卫生服务体系,我们现在对老人的健康服务重点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为主力军,最近全市在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全方位地对社区的支撑,使医疗力量下沉,支撑基本平台提供服务。按国际惯例,老人的基本医疗问题60%到80%是可以在基层解决的,包括未来的安宁疗护和康复,应该是以社区居家为主体,当然这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今年从四个方面在推进:一是修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重点强化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我们现在提的是全科为主的,康复、护理、口腔、营养、心理认知等等,作为我们新一轮的支撑,支持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二是修订了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提高上门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三是推进政府实事项目,标准化健康智慧小屋建设,两到三年要全覆盖。健康智慧小屋功能强大,把人的基本健康指标,包括体质监测指标,一起纳入,目前提供11项自助健康检测、11项体质自测和15项健康自评服务,推广社区早期认知症障碍的自评、慢病自测、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加强高危因素和重点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方便老年居民获得针对性的服务。今年将建成80多家,它的后台是强大的数据中心和健康云来支撑。通过2-3年努力,实现街镇全覆盖。四是将上海健康云建设成为提供“互联网+互联网健康服务”统一的公共入口平台。目前用户已经超过500多万,可以实现健康档案随时查、家庭医生掌上签、慢病管理医生帮、预约挂号如约至、预约接种不用等、体征指标智能测、亲情账户亲人管等线上线下的服务融合,面向市民提供26类、58项健康服务。另外,根据国家的要求,开展“互联网+护理”试点,满足多元化护理需求。最近我们通过政策的融合、平台的融合,全力加强基层服务,向整合型服务方向迈进,医疗体系里,基层负责基本的健康教育和慢病,当他力量不足的时候,二级医院、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全力支持,实现真正的医联体。
刚才很多专家都提到了老年医学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海东司长刚才提到了三个可量化指标,其中一个是2022年50%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请问未来三年这个目标的贯彻实施路径会是怎样的?谢谢。
老年医学科是老年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老年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的网络,老年医学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一步抓文件的落实,我们就提出的指标,对各地进行督导和评估,同时我们也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各地建立老年医学科。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即将研究制定老年医学科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指南,为基层卫生工作提供遵循。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信心能够实现工作目标。谢谢。
今年王司长提到要加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这包括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也包括护理床位提高占比,我注意到2011年卫生部也提到了类似的要求,但是到现在,康复医疗机构还没有太重视,请问目前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建设现状如何?下一步怎么推进?谢谢。
这个问题非常好。这几年我们国家重视加大康复护理工作的推进,但现在目前的状况还是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这方面的服务需求,这是现实。特别是失能老年人全国有4000万,全部失能老年人有1200万。现有的康复和照护服务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今天的文件中也提出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是依托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家和社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我们也鼓励一部分综合性医院转型为康复和护理机构,发挥医疗优势,延伸到居家和社区失能老人的护理,本身他也可以提供服务。第三,还要积极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要解决长期照护支付问题。我们已经开展试点地区的经验表明,长期照护保险能够很好地推动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能够非常好的满足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我想,按照文件的措施,我们一步一步地抓落实,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预期,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需求。谢谢。
鼓励建立老年人康复机构,支持部分医疗机构变成康复机构,什么样的机构未来会纳入到这样的体系中?是否有相关的规定?面临到当前的上门提供医疗诊治服务,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老年人到医院就医,随着老龄化加剧,陪医陪诊的服务是否会在未来被提倡性的推广?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谢谢。
我先回答一下,看看各位专家有没有补充。你提出的老年人就医不方便、陪医的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家家都有老年人,老年人也是疾病的高发群体。文件中也提到,我们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活动,要为老年人就医、看病提供便利条件,开设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就医看病,这是全国性的活动,我们正在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准和规范。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刚才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转型的,在一些医疗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主要是二级医院,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鼓励它转型为康复和护理机构。首先,它是医疗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而且本身医疗机构的发展可能根据各种原因不尽如人意,因为它是二级左右的。但是这种医疗机构,针对老年人开展康复和护理服务,恰恰能发挥它的作用和优势,我们鼓励这些医疗机构能转型成康复和护理。但是都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我们没有硬性的要求,也没有一刀切的指标要求,还是实事求是,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关于上门医疗服务,这是我们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方式,我们做过调查,上门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家庭病床等等,是老年人需求当中排在前三位的。目前,上门医疗服务正在制定规范标准,包括收费的价格如何制定。所以首先需要一个规范标准的遵循,同时还有上门服务风险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也鼓励上门服务的团队为上门买保险,双方的权利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问题我们都会逐一解决,文件当中也提到了,正在制定这个标准规范,下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谢谢。
本站 作者:粟萤子 郑恒毅 “下一步,我们要在试验田里对比生物农药使用前后的效果。”5月19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阿迪村,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组和绿鑫茶厂技术人员在茶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