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人为夸大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7-07
5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上海7例,四川2例,陕西2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本站
不应人为夸大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本站
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人口老龄化。国人常说“未富先老”,并为此自怨自艾。将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无限夸大乃至妖魔化,其实会干扰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应对老龄化的计划和部署。
最近,在从官媒到自媒体等各种新闻媒体上,“149个城市深度老龄化”成为热点话题,在部分受众中引发了恐慌。其实,在相关的报道和讨论中,误区甚多。当然,这也就误导了的方向。
首先,现在一些媒体,尤其是经济类的媒体,都喜欢用“65岁及以上”的老龄化标准说事,有的媒体还把它说成是联合国新的老龄化判断标准。譬如有个题为《世界国家人口老龄化排名》的资料中就说到:“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因为恰恰是说反了。
事实线%”的标准,据说是联合国1956年发表的题为《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当时人口老龄化可以说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利,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习惯上是以 65 岁为老年人判断标准的。到了20 世纪 80 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迈过老龄化的门槛,于是联合国1982 年在维也纳召开了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习惯上以 60 岁为老年人的判断标准,据此,联合国在此次大会上决定:根据世界人口新的发展趋势,将采用“另一种硬性的却比较方便的办法”,即统一口径将“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划入老年人口。在会议文件中特别指出:“联合国采用了此一定义,本文件亦用之。”自此,联合国及其下属的重要国际组织在有关人口老龄化的统计中,一律都采用这个标准。
其次,在媒体上,引用了上述1956年研究报告中的另一个说法,从定量的角度来定义和判断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性”,相关的划分据说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这个标准是65年前定下的,如前所说,是按发达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划线世纪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迈入老龄化门槛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的新标准相配套的新的划分方法是: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10—20%是轻度老龄化阶段,20—30%是中度老龄化阶段,30—40%是重度老龄化阶段,大于40%则是超级老龄化阶段。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现在的老龄化率为18.7%,还是处在轻度老龄化时期。
文中列表只提供了50个城市的具体数据,大部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都不见踪影,相必是为了节省篇幅,这99个“当然”深度老龄化的城市(统计上为了统一口径,这些城市按惯例都是以“区”为单位来进行统计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拿表中排在最后第50名的张家界市为例,按“60岁及以上”的标准说事,其实刚刚达标“中度老龄化”;而以“65岁及以上”的标准说事,那就是“深度老龄化”了。在表中所列出的50个城市中,其实中度老龄化的城市占49个;其中老龄化率最高的南通,也只是刚过“重度老龄化”的界限。
将两种方法做比较,“65岁及以上”的划分标准,在以数量做界定后再定性时的用词上比较极端,除了“老龄化”,就是“深度老龄化”和“超老龄化”。这可能符合1956年时发达国家的情况,但用到当下,就有点故意吓唬人了。还是用“轻度老龄化”、“中度老龄化”和“重度老龄化”,然后再“超级老龄化”来划分,比较中肯和客观。
再的实际情况,2019年的2.54亿老年人口(“七普”公报没有公布更详尽的数据)中,60—64岁的老年人就占了31%,60—69岁的老年人要占58%,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却只占12%。所以中国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仍然是“年轻”的,这与轻度老龄化的说法相一致。
再看国际比较,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出版物《世界人口展望(2015)》提供的数据,世界上老龄化率排在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2015年依次为日本(33.1%)、意大利(28.6%)、德国(27.6%)、芬兰(27.2%)、葡萄牙(27.1%),都远远超过当时排在世界第65位的中国(15.1%)。当时排在第一的日本,是唯一刚刚迈过重度老龄化门槛的国家。但据预测,到2050年,排在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将变为日本(42.5%)、韩国(41.5%)、西班牙(41.4%)、葡萄牙(41.2%)、中国香港(40.9%),全部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届时中国将以36.5%的“重度”老龄化率,排在世界第19位,这差不多应该是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峰值。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七普”公布的数据是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的,而常住人口是包含了流动人口的。媒体报道指出:在149个城市中,形成了“深度老龄化的城市集中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长三角、黄河中下游以及成渝城市群”的大格局。这个大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本来就老龄化率高,而这些城市的老年人是很少流动的(指离开户口所在地6个月以上)。第二个原因是东北和中西部城市中青年人流出务工经商的多,而老年人却“留守”当地,这也迅速提升了这些城市的老龄化率。但是,这种状况是动态的,随着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这些城市的老龄化率在将来很可能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还很激烈。
还有一种动态变化值得关注,“十二五”以来,中国的老龄化程度的确在加速,但是,具体到每一年,还是会有差异的。若问为什么?只需60年,想想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就可以明白了。譬如2018—2020年,倒推60年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时出现了生育低谷。60年以后,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口也就会与相近年份有较大差异:2018年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859万人,2019年则只增加439万人。这提醒我们,在10—20年之后,到受计划生育直接影响的一代人进入老年时,中国各地的老龄化率也必然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无论如何,老龄化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全世界皆如此。须知:2015年世界老年人口占比是12%,2017年这个比例已经增加到1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村都已经“老龄化”了。
综上所述,并非是要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辩护”。想要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人口老龄化。国人常说“未富先老”,并为此自怨自艾。实际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进步,而真正进入中度老龄化再到重度老龄化,我们还有一个明显的窗口期。如此说来,荒废这个窗口期,“未备先老”才是最可怕的。有句老古话:“关心则乱”,将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无限夸大乃至妖魔化,其实会干扰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应对老龄化的计划和部署,甚至出现“病急乱投医”的乱象,这种情况其实在地方、在基层并不少见。一句话,中国社会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要为此负起社会责任来。
本站 0 1 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有一些平凡却至关重要的人存在,他们就是你的家人。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健康还是疾病,无论经历过什么,又或即将遭遇什么,他们都对你不离不弃。 但我们却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