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口可能就负增长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8-16
日前,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今年黑龙江省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整治任务参考各地现有危房存量,以不少于各市(地)危房存量50%的比例下达到各市(地),危房存量较少的地区力争本站
今年人口可能就负增长了本站
8 月 1 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 的文章中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 十四五 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这是官方口径第一次宣布我国总人口将负增长,即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大于新增人口数。 十四五 指 2021 年 -2025 年,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
其实关于人口负增长,在十多年前,不同的机构、学者早就预测了这一结果——晚的推算是在 2035 年,早的为 2027,大多预测时段都是在 2027-2030 年之间。
人口学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简单再生产,即上下两代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 2.1。
而我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从 1990 年始,我国便进入了低于更替水平的低生育时代。1990 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是 2.17,1991 年降到 2.01,此后,我国的生育率就一直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也就是说,我国已经在低生育水平的状态下,持续运行了近 30 年。人口负增长,不过是长期维持低生育率的必然结果,是完全有迹可循的。
在 4 月举办的 2022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曾表示, 今年可能人口负增长,比联合国此前预测的人口负增长提前了十几年。
2021 年,我国的总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均创下 1949 年以来的新低,新出生人口约 1062 万人,死亡人口约 1014 万人,二者已经十分接近。
换句线 亿人口的大国,去年一年的新增人口数只有区区 48 万,而只要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就会到来。
从近段时间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的 2021 年人口数据来看,已经有超一半的省份在负增长,而七普时期,人口负增长的省市自治区仅个位数。
2021 年,出生人口最多的 10 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仅有广东省的出生人口超过了 100 万。
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现在出生人口排名前列,其实主要还是受原有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加持,这些人口大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实际上也就是生育人口的输出大省。
生育人口的外流,已经体在出生人口数上——与 2017 年相比,这些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山东、安徽等,2021 年出生人口都下降了 40% 以上。
降幅最高的山东,更是达到了 57%,山东省 202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 0.02 ‰,今年大概率会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即将与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的结论相呼应。
可以确定的一个趋势是,未来几年,人口负增长将成为全国性趋势,我国人口正增长的省份将由 片状 变为 点状 。
而人在社会物质活动中,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我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是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消费活动的终点。
在供给端,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备劳动能力。在字典的解释中,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 中国奇迹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数量型 人口红利 。
而 2010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疲弱乏力,经济发展一度呈现出后劲不足之势,其中的根源之一也是由于人口数量红利的快速消失。
同时,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与人口,尤其是国内年轻人口的比例密切相关,人口的老龄化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创新创业的能力。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将再生产概括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自身的再生产,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
从怀孕至孩子出生,再到孩子实现经济独立阶段的十几年或二十几年时间里,父母需要支付孩子各项衣食住行、教育支出等费用。
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如果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那谁来买房?谁来装修?谁来拍婚纱照?谁来买几万一对的钻戒?谁来养活那些婚宴酒店?谁来买奶粉尿不湿?谁去给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交几万一年的学费……
src=或者可以说,在社会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年轻人是生产者,少儿和老年人口则是劳动年龄人口所要供养的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口结构,约等于抚养比,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般来说, 少子化 会提高教育、医疗支出的储蓄替代效应,带来高储蓄率,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投资。
所以,从长远宏观的视角来看,人口的再生产过于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确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近些年来,伴随持续低迷的生育率,我国逐渐放宽了生育政策,从开放二胎到三胎,再到各地的生育政策调整,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一些称得上奇葩的专家提高生育率的政策建议,仿佛整个大环境都在 催生 。
实际上,尽管人口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它终究需要落脚到社会中每个个体的生育选择。
生育问题之所以总是能引起大家的激烈讨论,也是因为生育问题从来都不是个单纯的 生与不生 的简单决定。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这些环节,每一个都是挑战,没一个是轻松的。是否生育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能直接关乎年轻人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走向。
今年 4、5 月 16-24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 18.2% 与 18.4%,6 月已经飙升至 19.3%,这意味着每五个青年中就可能有一个是处于失业状态。
src=现在的就业形式这么严峻,再加上反反复复的疫情,很多人连就业问题都无法解决,更别提攒钱买房了。
前段时间,房企暴雷、楼盘烂尾、老百姓被坑的新闻随处可见,大概率还会劝退部分在犹豫买不买房的年轻人。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1 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 763.6 万对,这是继 2019 年跌破 1000 万对、2020 年跌破 900 万对后,我国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 800 万对大关。
有媒体梳理历史数据指出,2021 年也创下了 1986 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有 1986 年以来的数据)以来的新低,仅为 2013 年最高峰的 56.6%。
不过,正如任泽平团队在其《中国婚姻报告 2021》中总结的那样,现在中国人婚姻现状确实是:结婚少了、离婚多了、结婚晚了。
如果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 生娃 环节,接下来,高昂的养娃开支和机会成本,以及 生下来没有人带 的困境又会继续劝退部分经不起折腾的小家庭。
根据央视去年 9 月报道,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 12%~18%。不少家庭虽然急着怀孕,却有心无力,始终怀不上。
而上述这一路列举不完全的挑战下来,相信不少年轻人都会从灵魂深处向自己提出疑问: 我为什么要一定要生娃?
如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那么想持续靠人口红利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人不是作为 类 存在的,人口问题也并非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来源于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着以生存为核心的各类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有些人平时调门起得高,落》评论区不少人爱国口号喊得响,仿佛为了国家什么都能忍受;转天在《》评论区,就开始抱怨实在不想生孩子了——怎么,为了国家忍受困难生孩子就不行了?
促进生育的政策一定需要从社会中人的具体需求与困境出发,在于与之配套的一揽子生育支持举措的设计及有效落地,而不只局限于开放自由生育的表面政策。
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要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口生育率下降是大趋势,全球都是如此,即使回升,也很难逆转到以前的水平。
而且人口问题是长周期的,人口现象演变为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一旦人口问题显现,往往已经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src=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来看,无论未来生育率怎样变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将逐渐加重。国家卫健委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每 4 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 65 岁以上的老人,从而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
而在一个少子化叠加老龄化的社会,养老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这从近几年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缺口就能窥见一二了。
因此现阶段,不仅需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也更需要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做好应对人口转折点或将带来新的冲击。
而我们普通人,则更需要认清形势,提前做好准备。因为,生育率的下跌和人口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一定会传导到社会个人身上。
所以,目前,咱们至少可以先在职业方向和养老储备上,有针对性的为自己应对风险留下足够的提前量。
弓丽娜 , 夏庆宇 . 论发掘内部经济动力、充分利用人口优势对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性 [ J ] . 河南农业 ,2021, ( 03 ) :51-53.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 : 中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财政政策将会更重要 - 21 经济网
本站 我以为我准备好了!但孩子一报到,我还是有点手忙脚乱,从知道怀孕的那天起,整个人心情都变得不太一样,动作也突然都变得比较小心。 从知道怀孕那天就想说要把这一切纪录下来,因为自己上网查阅后,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